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pdf

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诊断测试九年级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请务必在答题纸上作答,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考试结束,只收答题纸。3.答卷前,请在答题纸上将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清楚。4.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5.主观题答案须用黑色字迹钢笔、签字笔书写。6.必须在答题纸上题号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书写,无效。7.保持卷面清洁、完整。禁止对答题纸恶意折损,涂画,否则不能过扫描机器。一、单选题(每个2分,共50分)1.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电话以及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上述材料不能说明()A.大发展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B.重大的发明和发现会改变世界C.人类社会由此跨入电气时代D.美国进入全球扩张阶段2.1900年以后,机器导致的力量革命使男人相对于女人在生产领域的力量优势变得无足轻重,“女性与男性第一次平等地站在机器面前”。这可以说明A.科学研究引领技术突破B.男女平等基本实现C.科技进步引起社会变化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3.下列哪位人物的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A.托尔斯泰B.巴尔扎克C.达尔文D.贝多芬4.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从材料可得出,一战A.首先在英德两国间爆发B.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争夺世界霸权C.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D.极大地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5.“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材料评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A.起因B.进程C.结果D.性质6.以下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B.战后初期的世界C.经济大危机的影响D.二战后世界格局7.当两万多武装工人和水兵冲向不足两千人把守的临时政府在彼得格勒的最后一个堡垒冬宫的时候,政权的更迭就像街头换岗一样波澜不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可见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是()A.掌握了优势的军事力量B.赢得了市民的支持C.改变了历史进程D.实施了新经济政策8.列宁称之为闻所未闻的、掠夺性的和约,它把德国民众置于奴隶的地位,由此埋下德意志民族复仇的种子,并最终被希特勒等法西斯分子所利用。可见材料评述“和约”的不合理之处在于()A.被希特勒等法西斯分子利用B.剥夺了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C.不准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D.将德国民众当成惩罚的对象9.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但他们在□□地区仍然矛盾重重,□□应填()A.非洲B.美洲C.亚太D.欧洲10.工业化的标志之一是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的转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表明,从1928年到1940年的12年里,苏联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数量,在其他国家需要30至50年。与他的研究结果最为密切的原因是苏联A.废除了封建农奴制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建立无产阶级政权D.先后完成两个五年计划1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其中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扎格鲁尔领导的埃及华夫脱运动影响深远,颇具特色。这两次民族解放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都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者B.都爆发了大规模暴力革命C.都打击了美国的殖民统治D.都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独立12.1934年,洛雷纳·希科克在美国访问数月后感慨道:我原以为至少在大工业中法规会起作用,但我现在敢断言,99%的美国大企业正试图撕毁法规,而小企业则连假装遵守都不干。这表明,罗斯福新政A.克服了经济危机的冲击B.遭到了部分资本家抵制C.解决了社会的基本矛盾D.实施了全面公有制政策13.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而且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罗斯福总统也因此受到了美国人民的深切爱戴。这主要是由于罗斯福A.追求自由、争取独立B.解放黑奴、维护统一C.讲求实际、勇于创新D.反对战争、珍爱和平14.下面统计表中的“某时期”应是()某时期美、德、日三国的经济状况统计表工业生产(下降比对外贸易(下降比失业人率)率)数美50%75.65%1700万国德40.2%70%600余万国日近30032.5%50%本万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B.经济大危机时期C.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D.冷战时期15.由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