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pdf

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闽清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适应性练习历史试卷(满分: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友情提示: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60分)本卷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要想科学了解原始人类的特征和生活状况,获得他们第一手资料要通过()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2.晓东所在的学习小组为进行一项探究活动,利用网络收集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资料。以下最符合他们探究内容的活动主题是()A.中国的朝代更替B.中国的远古人类C.中国原始农耕文化D.中国古代世界之最3.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C.丝帛或麻布上D.宣纸上4.学者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强调文献史料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以考证古代历史。以下相关史料的对比研究,最符合“二重证据法”的是()A.远古时代炎黄传说与黄帝陵遗址B.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宫殿复原图C.电视剧《封神榜》与利簋及铭文D.《史记·殷本纪》与殷墟甲骨文卜辞5.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的思想()A.“仁”B.“因材施教”C.“兼爱”、“非攻”D.“无为而治6.从两千多年前墨子和学生做成小孔成像实验,到今天“墨子号”系列成果引领“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科学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闪耀世界。而墨子的思想主张则是A.“春秋无义战”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为政以德”7.“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A.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B.都江堰的修建C.商鞅变法的实施D.秦兼并六国8.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以后只留下一种。请问秦统一通行全国的标准文字是()A.甲骨文B.隶书C.钟鼎文D.小篆9.《汉书》载:“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材料中“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A.监察百官B.掌管军事C.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D.负责制定政令10.《史记》载: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A.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学了儒学就可以做官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11.史料载:“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材料叙述的是()A.武王伐纣的功绩B.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的功绩C.蒙恬北击匈奴的功绩D.班超经营西域12.“坐堂行医”一词源于我国古代一位名医,他写成《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这位“坐堂医生”是()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13.“他以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毅力,克服了重重的困难,终于完成了出使的任务。从此以后,西域天山南北各国相继归汉,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亦由此开辟”。“他”指的是()A.汉武帝B.张骞C.班超D.甘英14.下列关于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相同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下令释放奴婢B.减轻农民负担C.士兵还乡务农D.惩治贪官污吏15.230年,孙权派某将军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这位将军是()A.周瑜B.鲁肃C.卫温D.黄盖16.历史上新疆曾经是欧亚大陆交通和文明交往的重要通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一部分,这一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A.秦王扫六合B.张骞通西域C.设西域都护D.设河西四郡17.汉武帝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时已形成了多条海上航线,促进了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西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航线”最远可到达()A.马来半岛和马六甲海峡B.孟加拉湾沿岸C.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8.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图反映了229年三国鼎立的形势()A.B.C.D.19.三顾茅庐、七擒七纵、空城计、借东风······这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都与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有关。他是A.曹操B.诸葛亮C.周瑜D.孙权20.曹魏重视农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