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0万双高档皮鞋投资项目策划建议.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36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年产200万双高档皮鞋投资项目策划建议.doc

年产200万双高档皮鞋投资项目策划建议.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年产200万双高档皮鞋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投资方基本情况XX鞋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91年,坐落于国家级风景区楠溪江与瓯江交汇处的永嘉瓯北镇,位于瓯北三江工业区的赛王总部,现有员工1587人,拥有8条先进生产流水线,日生产能力10000余双,并在广州、福建、成都设有三个生产基地。目前公司总部占地面积12亩,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公司在意大利、香港、广州设立信息窗口和研究开发中心,收集全球最新鞋业的款式顺应时尚潮流,符合市场消费需求。位于中国鞋都东瓯工业区的“赛王工业园”已竣工投产。2005年开始以寻求市场差异为导向,携手数十家最亲密的总代理合作伙伴,始终坚持以发展连锁专卖体系为主,店中店为辅的经营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2005年公司生产能力已达300万双以上。先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直锁店、专卖店与专柜达1500家以上。为令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赛王鞋业创业近二十年来,秉承“诚信经营,以质取胜”的创业精神,苦心经营,稳步发展。自1997年以来,为了保障企业持续发展,永续经营,公司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和能力资源的开发,以法治企,以德治人,热心公益事业和企业文化建设,使公司充满竞争力和创新精神,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赛王鞋业是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理事单位,国家免检产品,首批佩挂“中国真皮标志”企业之一。历年来,曾经获得过“明星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AAA级信用企业”、“中国百家优秀鞋类推荐品牌”、“全国制鞋标准化中心质量跟踪产品”、“浙江消费者协会推荐产品”、“国家质量抽检优等品”等荣誉。公司设计的产品获得过浙江省皮鞋设计大奖赛一等奖,全国皮鞋设计大奖赛女鞋一等奖、女靴优秀奖、男鞋一等奖、男靴优秀奖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1年顺利通过ISO9001-2000的换版认证。投资项目市场分析(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1、极为有利的战略环境中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发展,将带动皮革工业尤其是制鞋行业的高速发展。“十一五”时期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制鞋行业是轻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将继续承担着丰富轻工市场、扩大内需、增加积累、出口创汇、吸纳城乡劳动力,以及促进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赛王作为目前中国皮革行业的主力军,在极其良好的外部环境下,将继续持续高速发展。2、我国制鞋行业取得巨大成绩(1)制鞋行业发展迅速,进一步确立了我国世界皮鞋生产大国的位置制鞋行业是市场化程度极高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皮鞋行业涵盖制革、制鞋、毛皮及制品等主体行业,以及皮鞋机械、皮鞋五金、辅料等配套行业。产业链完整,上下游产品关联度高,是集创汇、富民、就业为一体,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2005年我国皮鞋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国有企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05.6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3.2%。从全行业产品产量分析,2005年鞋类产品(皮鞋、旅游鞋、布鞋、胶鞋等)产量为90亿双,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十五”期间的快速发展,进一步确立了我国作为皮鞋生产大国的位置。(2)皮革行业出口创汇大幅增长,为我国跨入世界皮革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2005年皮鞋行业进出口总值80.7亿美元,比“九五”末期增长84.7%,“十五”期间年平均增长13.1%。“十五”期间,皮鞋行业主要产品出口均呈较快增长态势,出口创汇年平均增长大大超过了7%的规划目标。(3)皮鞋行业提供大量城乡劳动就业岗位,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据统计,2005年全国皮鞋主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达150万人,全行业连同配套行业从业人员达82万人,每年提供新的就业岗位达二、三十万个。皮鞋行业的从业人员,主要来自我国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解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皮革行业结构调整加快,特色区域建设成绩显著据全国基本单位普查资料显示,中国皮革、毛皮及其制品行业有加工企业2万余家,其中:制革企业2900多家、皮鞋企业9300多家、皮衣企业2200多家、皮具企业5900多家、毛皮及制品企业1200多家。在“十五”期间,皮革行业呈现出以区域经济为格局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已形成了从原料、加工,到销售、服务一条龙的生产体系,成为皮革行业“十五”期间发展的中流砥柱,同时也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国初步形成了浙江温州、四川成都武侯、重庆璧山和广东、福建的制鞋,浙江海宁皮革和皮革服装、河北辛集皮革服装,广州花都区狮岭镇、福建泉州、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