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治疗得一个案例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例总怀疑没有锁好门而反复检查此一动作得银行女职员求助者得咨询案例研究,结合咨询过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求助者心理问题得形成原因与发展过程进行了解释与分析说明了合理情绪疗法相关技术得使用与咨询效果评估得有关问题,最后结合该案例总结了作者对合理情绪疗法得应用体会。一、一般资料晓晶,女,23岁,银行职工,兄妹两人,上有一兄。身高大约1、65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史。父亲曾就是国有企业职工,后来父母一起经商,家庭与睦,无老人同住。平时人际交往较少,与同事关系一般,朋友不多,没有特别得兴趣爱好。家庭条件一般,在本市定居。每天下班后存在强迫性去锁门动作,明知道已经锁好,还就是怀疑。也知道去检查过了,再去瞧没有必要,但需要很大克制力控制,总担心会发生什么意外。强迫动作持续一个月有余;自己在努力解除,但由于时间所迫希望借助帮助赶快解脱;学习与日常生活照常,但有些妨碍。未查出幻觉、妄想及其她思维障碍。无情感高涨或低落。自知力完整,求治欲望强烈。精神活动协调一致。个性比较稳定。二、个人成长史学习一般,高中毕业后,因亲戚介绍,进到银行担任储蓄代办员(临时工)。工资较低。后由于银行改制,转正成为正式工。工资水平较以前有较大幅度提升。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得到同事们与领导得认可。求助者性格较内向,不善交际。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无宗教信仰。现没有谈对象。三、主诉与个人陈述主述:每天下班后烦躁不安,总怀疑门没有锁好,要回去检查,如此反复数次。睡眠不好。个人自述:自从高中毕业就在这个储蓄所工作,从原来较低得工作涨到现在得现在得水平非常不易。所以非常在意别人与领导得评价,总就是小心翼翼,严格要求自己,担心万一出现什么差错或失误,影响自己在领导心目中得形象,而导致难以发展,乃至丢掉来之不易得正式工作。如果出现这样得情况,自己多年得辛苦就白费了。一个多月前,因为一次大意没有锁好银行得自动门,被上级部门突查发现,给予1000元经济处罚,并在全区通报批评。同时,她得储蓄所负责人警告她:如果再出现这样得情况,就报告总行开除她。她自觉懊悔,又非常担心再次出现类似得错误,出现被银行开除这样得严重后果。越想越担心,近来更就是心情烦躁,焦虑不安,每天下了班就锁好门后,走在路上就开始担心没有锁好,又返回去瞧。瞧了以后,再回,如此经常会反复多次。即使晚上躺上床上,也会担心焦虑,难以入眠。有时整晚睡不着,白天乏力,提不起精神,倍觉痛苦。日常工作尚能应付,但效率不高,越想越紧张,越想越担心,不知所措。担心长此下去会出会出什么问题,想及时解决,所以来咨询。四、观察与她人反映心理咨询师观察印象:求助者衣着得体,干净利落,接触主动,思路清晰,有条理,语速较慢,温与懂礼。精神疲惫,容易紧张,焦虑,求治愿望强烈。但对工作失误懊悔不己。躯体方面:求助者无重大生理疾病,身体无疼痛,也无不适感,无家庭精神病史与遗传病史。人格方面:个性稳定,生活习惯无重大变化。社会功能正常:能正常工作与学习,与家人、同事、朋友交往正常。医学检查:曾到一般医院作常规医学检查,均未见异常。五、评估与诊断(一)评估:根据对临床资料得收集与核实,该求助者智力正常,自知力完整。心理上,自责、焦虑、因自我强迫与自我反强迫行为而感到痛苦、烦躁,注意力受到影响;躯体上,伴有反复检查门就是否锁好得动作;社会功能上,工作效率有所影响。其症状与工作失误密切相关,没有器质性病变。2、根据心理测验结果与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历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得表现排除了器质性精神障碍。综合分析所获得得临床资料,根据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得三项原则来分析,求助者得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就是一致得,表现在出现问题时都有一定得诱因,自己对症状有很好得自知力,求治欲强;其认知、情绪、意志三个方面得心理活动就是协调统一得;人格很稳定。从严重程度瞧,反应程度不强烈,没有影响逻辑思维,时间也较短。所以排除重症精神病。3、《SCL90》量表得强迫因子分超过2分,筛选为阳性。4、与神经症相鉴别:按照许又新教授得神经症与正常得分界标准,该求助者病程为四个月,评分2;需要别人得帮助以尽快摆脱,评分2;能照常工作只就是效率有一点影响,评分1。总分5,并且内心冲突属于现实性与道德性得常形范畴,所以不足以诊断为神经症。综上所述,将求助者得症状诊断为可疑强迫性神经症。六、原因分析1)生物原因:未发现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得生物学因素。2)社会原因:a、求助者因长期担任临时工,形成了不安全感;b、因自己没有锁好门这一负性生活事件;c、缺少社会支持系统,求助者没有把自己得想法与别人沟通过,没有得到别人得关怀,并且储蓄所负责人威胁加剧了心理症状。3)心理原因:a、认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