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项目十小鎯头的制作做一做图10.1錾口鎯头学一学图10.4固定式台虎钳图10.5手虎钳图10.6砂轮机(二)钳工基本操作中常用的工具与量具钳工操作中常用的工具有划线用的划针、划针盘、划规、样冲、平板和V型铁等;錾削用的手锤和錾子;锯割用的锯弓和锯条;锉削用的各种锉刀;孔加工用的钻头和锪钻等;攻丝用的丝锥及铰手;套丝用的板牙和绞手;铆接用的冲头,顶模和罩模;装配和维修工作中常用的各种螺丝刀(俗称起子)和各种扳手等(见项目二相关内容)。钳工操作中常用的量具有钢尺、刀口直尺、内外卡钳、游标卡尺、百分尺、直角尺、量角器、厚薄规和百分表等。(三)钳工加工材料的基本知识钳工加工的常用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两大类。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铁、锰、铬及其合金等)和有色金属(如铜、铝等及其各种合金)。非金属材料包括各种矿物质材料(如水泥、石料等)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如石油产品、塑料等)。1.材料性能简介1)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抵抗能力叫机械性能。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主要有: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和疲劳强度等。(1)强度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强度越高,表示材料抵抗能力越大。金属材料以抗拉强度作为基本指标。(2)塑性金属材料在断裂前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称为塑性。衡量金属材料塑性好坏的指标有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金属材料的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即金属可以发生大量的塑性变形而不破坏。(3)硬度硬度是指金属材料表面抵抗更硬物体压入能力,亦即抵抗局部变形的能力。由于测量方法的不同,分为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有HRA、HRB、HRC三种)和维氏硬度(HV)三种。金属材料的硬度值越大,表示材料硬度越高。(4)冲击韧性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被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常用断口截面单位面积上所消耗的功αk来表示。αk越大,表示金属材料的韧性越好。(5)疲劳强度金属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经受一定的循环次数后不致断裂时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用σ-1表示。金属材料常用机械性能指标及其含义见表10.1所示(见教材)。2)非金属材料的性能(1)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从而产生变形性质和抵抗破坏的能力。包括强度、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耐磨性(耐磨性是指材料抵抗磨损和磨耗的性能)等。(2)材料与热有关的性能①导热性材料传导热量的性能称为导热性。导热性好的材料散热快。导热差的材料保温性能好。②耐热性材料工作于热环境中抵抗热破坏的能力叫耐热性。2.常用材料介绍电器制造和维修工具中常用的材料有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铸铁、铜合金,铝合金和塑料等。1)碳素结构钢碳素结构钢是用于制造机器零件和工程结构的碳钢,含碳量大多0.7%以下,其强度、韧性和塑性较高,焊接性能好,易于冷变形(如冲压、弯曲等)。按钢的质量不同分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优质碳素结构钢两种。(1)普通碳素结构钢①甲类钢(即A类钢)钢号有A0、A1、A2、A3、……A7,顺序号越大,含碳量越高,强度越好,塑性变差。其中A3钢用得最广。②乙类钢(即B类钢)钢号有B0、B1、B2、B3、……B7,顺序号越大,含碳量越高。③特类钢(即C类钢)钢号有C2、C3、C4、C5等,顺序号越大,含碳量越高。实际生产中很少用这类钢。(2)优质碳素结构钢这类钢的硫、磷含量较少,表面质量、组织结构的均匀较好。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牌号用二位数字表示钢中平均含碳量的万分之几。如20、25、45等。40号钢表示含碳量为0.4%的优质碳素结构钢。2)碳素工具钢碳素工具钢是用于制造刀具、模具、量具及其它工具的钢,其硬度较高,耐磨性好。碳素工具钢的牌号用字母“T”后面加数字表示,其中数字表示平均含碳量的千分之几。钢号有T7—T13,后面加“A”表示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如T8A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8%的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T7、T8钢用于制造鎯头、冲头、錾子等工具。T9、T10、T11用于制造手工锯条、丝锥、板牙等工具。T12、T13用于制造锉刀、刮刀、钻头等工具。碳素工具钢的含碳量、性能和用途见表10.4所示。3)铸铁铸铁与钢的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的不同。钢的含碳量低于2.11%,而铸铁的含碳量在2.5—3.5%之间。铸铁很脆,没有韧性,不能锻打轧制,但铸造性能好,可用来铸造各种形状复杂的零件。如机座、泵体、管头、换热器等。(1)灰口铸铁灰口铸铁具有质软、耐磨性好,抗压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但焊接性差,无可锻性,使用温度不得高于250℃。灰口铸铁的牌号用“HT”表示,字母后面有两组数字,前面一组数字表示最低抗拉强度的数值(N/mm2),后一组数字表示最低抗弯强度的数值(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