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2.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yùndòng)的方法设x1、x2、x3、x4…为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假如Δx=x2-x1=x3-x2=x4-x3=…=常数,即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yùndòng).3.求物体运动(yùndòng)速度的方法如图1-4-1所示:/实验(shíyàn)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绳、钩码、刻度尺、电源、导线.实验(shíyàn)步骤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shíyàn)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实验(shíyàn)装置如图所示,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jiētōnɡ)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4.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始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以后依次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确定好计数始点,并标明0、1、2、3、4、…,测量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x,并记录填入表中.5.计算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x1、x2、x3、….6.利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shùnshísùdù)求得各计数点1、2、3、4、5的瞬时速度(shùnshísùdù),填入上面的表格中.7.增减所挂钩码数,再做两次实验.数据处理及实验结论1.由实验数据得出v-t图象(1)根据表格(biǎogé)中的v、t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仔细描点,如图可以看到,对于每次实验,描出几个点都大致落在一条直线上.(2)做一条直线,使同一次实验得到的各点尽量落到这条直线上,落不到直线上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这条直线就是本次实验的v-t图象,它是一条倾斜的直线.2.由实验得出的v-t图象(túxiànɡ)进一步得出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有两条途径进行分析:(1)小车运动的v-t图象(túxiàn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当时间增加相同的值Δt,速度也会增加相同的值Δv,由此得出结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2)既然小车的v-t图象(túxiàn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那么v随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v=kt+b,所以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注意事项1.交流电源的电压及频率要符合要求.2.实验前要检查打点的稳定性和清晰程度,必要时要调节振针的高度和更换复写纸.3.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4.先接通电源,计时器工作后,再放开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jíshí)断开电源.5.要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在纸带上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时间间隔为T=0.02×5s=0.1s.6.小车另一端挂的钩码个数要适当,避免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打的点太少,或者速度太小,使纸带上的点过于密集.7.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是指纸带上的点迹清晰.适当舍弃开头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T.8.测x时不要分段测量,读数时要注意有效数字(yǒuxiàoshùzì)的要求,计算a时要注意用逐差法,以减小误差.拓展(tuòzhǎn)创新钩码带动小车做加速运动时,因受摩擦等各方面的影响,致使小车加速度不恒定,即小车不能真正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此,可用阻力小的气垫导轨替代长木板,用频闪照相或光电计时的办法替代打点计时器,可避免由于电源频率不稳定造成的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不完全相等,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度.考点1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2012·高考山东卷)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jìshù)点,相邻计数(jìshù)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答案(dáàn)】(1)67(或76)(2)1.001.20(3)2.00偏大考点2用v-t图象处理实验数据(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ānzhuāng)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