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整理版本整理版本.整理版本课题2、姓氏歌教学目标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7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新偏旁,会写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激发学生对中国姓氏文化的兴趣。教学准备1.收集关于姓氏的词语或诗歌。(师生)2.制作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教师)3.制作赵、钱、孙、李的词语卡片及头饰。(教师)4.预习课文,尝试朗读。(学生)教学时间安排2课时学法指导1.讲授法2.实践法3.情景教学法4.阅读法课型精读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陈霞审核人虞晓萍预习导引读一读:试着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3遍。圈一圈:在文中圈出会认字和会写字。3.在田字格里按笔顺规则描红并书写要求会写的字。4、准备好的自己的姓名卡片。课时目标1.认识“姓、氏、李、张、古、吴”6个生字,会写“姓”“什”“么“双”4个生字。2.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相机指导生字“姓”的书写:左右结构,女加生,“女”字在作偏旁时,第三笔横画改为提画,不能出头。)3.板书课题:姓氏歌,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姓”是后鼻音,“氏”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与“低”加以区分。二、初读课文,巩固识字,理解词语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句,相机出示词语卡片“什么”、“李”,指名学生认读,注意正音:“什”是前鼻音,“么”读轻声:“李”是边音,相机交流“李”的识字方法:上下结构,木加子。(2)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四句,出示词语卡片“张”,强调“张”是翘舌音,交流识字方法:弓加长,张。(3)指名学生朗读第五句,出示词语卡片“古”“吴”“双”,指名学生认读,交流识字方法,师给予鼓励和指导。三、再读课文,了解课题的具体意思(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将这小节中出现的姓氏用笔圈出来,和同桌交流。(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汇报出现的姓氏,教师相机板书:李、张、胡、吴、徐、许。(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4)重点区别“胡”和“吴”、“徐”和“许”。教师质疑: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组姓氏读音很接近,当别人没有听清是姓“胡”还是姓“吴”,是姓“徐”还是姓“许”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小结:可以通过字形的不同组合来加以区分。学生再次朗读:“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通过游戏加深印象摘苹果送朋友:将六个姓氏卡片剪成苹果状,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黑板摘苹果,苹果反面写的是什么姓氏,读出来,送给班级姓该姓氏的同学。四、课堂小结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认识了“姓、氏、李、张、古、吴”6个生字,会写“姓”“什”“么“双”4个生字。你们学得真用心!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作业布置1.在作业本上按四字两词的要求书写“姓、什、么、双”2.熟读课文。板书设计2、姓氏歌木—子→李弓—长→张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教学素材PPT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主备人陈霞审核人虞晓萍学习过程课时目标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词语。认识“赵、钱、孙、周、王、官”6个生字,会写“国、王、方”3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一、回顾旧知,谈话导入1.出示生字词卡片:姓氏、什么、张、胡、吴、徐、许,指名认读。2.说说自己班上还有哪些不同的姓氏,教师相机板书。3.教师过渡:我们中国的姓氏有很多,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小节,看看还有哪些姓氏。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第二小节注意读准字音。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小节。(2)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并出示词语卡片:中国、钱、孙、周、郑、王、东方、上官,指名学生认读,强调:“赵、周”是翘舌音,“王、方”是后鼻音。(3)全班齐读第二小节。3.巩固识字。(1)学生再次朗读第二小节,画出其中的姓氏,再读一读。(2)指名学生交流第二小节中出现了哪些姓氏,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张贴相关卡片: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3)再次打乱顺序,指名学生认一认这些姓氏,并说说自己的家人或同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