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杜郎口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2011-1-415:27:00|By:lhm7211]杜郎口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目前,我们高邮市中小学正轰轰烈烈的学习杜郎口的教学模式,再次掀起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课堂教学作为改革的主渠道、主阵地,笔者认为,无论是教学一线者还是教学研究者,都有必要静下心来对杜郎口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一些反思,要想真正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必须正确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一、处理好自主与引导的关系自主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寻找学习伙伴,选择学习内容等,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所见的。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倡和形式,确实有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些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似乎有点“放任”,时效不高。[教例]老师说:“这个问题,请哪位同学来回答?”学生们一边举手一边喊着:“我来,我来……”有几个都离开了座位,手举到了讲台前。当老师说:“××,你说。”其他同学的手依然高举着,甚至随意大声地发表起自己的见解来。这是不是缺乏教师应有的引导呢?自主学习不能理解成老师撒手不管的学习,应当是在老师的引导、暗示、有效监督下的自主性学习。教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分享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不能倾听又怎能分享别人的独特的感受呢?高效的课堂不但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积极表达,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如果教师也沉浸课堂活跃的情景中,而忘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那课堂的高效又从何谈起。我们追求课堂的生动活泼,不仅是外在的、形式上的,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思维的灵动和方法的掌握。如:在读文时,有的老师说:“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你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学生的读书水平始终处于同一水平线,不见提高,这大概主要是缺乏教师的指导和点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点拨、适当的引导、和适当的范读也是非常必要的。如:王崧舟老师指导学生读书的片断:师:读书要读懂、读出感情、读的有韵味。我来读你听听到底该怎么读?(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并配上悦耳的音乐。读完,教室里一片掌声。)师:刚刚老师读的是否有韵味?生:很有韵味,你怎么会读的这么好?师:很简单,一边读一边想,然后进入画面。试试看,保证你比老师读的好,再自由读读课文,王老师在指导读文时,精彩的范读,迎得学生的一阵阵掌声,学生在不经意中感悟到了读书的方法,感受到了阅读的魅力,同时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指导,表面看是范读,其实教师指导读书的方法已隐含在其中。所以,课堂上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自主和引导必须“合二为一”,必须“高度统一”,只有这样自主学习才能真正产生实效。二、处理好生成与预设的关系课堂因生命而美丽,教学因生成而精彩。新课程非常关注和提倡课堂的动态生成,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教学是主体的、能动的、活跃的人的活动,教学的确定性因素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不确定性因素中存在着确定性因素,从而构成了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空间,构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的美。动态生成的课堂,必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是学生思维开放的课堂,更是闪动着学生灵性的“活”的课堂。这不但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充分自主,真情投入,教师悉心聆听,倾情奔涌,师生在宽松和谐、互动合作、情趣横生的空间里展开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课堂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互相借鉴、互相补充、互相激发的过程,在教师的点拨下,在同学的启发下,自己突有所感,忽有所悟,这便有了创造,这便有了新的生成。生成的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更是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要求。但是,动态生成并不否定预设的重要性,他们之间也并不是互相排斥和“有我无你”的。相反,生成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却依赖于预设的质量。在教学中,预设也同样重要。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地思考和安排。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真正以学生为本,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要出现的情况,努力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同时,预设的是不是巧妙、是不是有创意,可以直接影响到课堂上生成的是不是顺利。如:笔者曾在杂志上看到过美国一所普通小学的一堂阅读课《灰姑娘》,这节语文课是由教师预设的几个问题贯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