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十章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什么是理论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的特点与功能,理论研究的基本过程,理解教育与心理科学理论的构成因素及其方法,掌握进行教育与心理科学理论研究的几种基本方法。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1)识记:理论研究的含义和主要任务概念、比较、分类、分析、综合、归纳、演绎(2)领会:理论研究的特点、主要功能、基本过程运用历史——逻辑方法要遵循的基本要求(3)简单应用:以实例说明逻辑思维方法的应用指出一篇文章的理论研究方法3.教学重点和难点(1)本章重点:理论研究的特点、功能、基本过程及几种基本的理论研究方法(2)本章难点:教育与心理科学理论的构成因素及其方法第一节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一般原理一、什么是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一)基本概念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现实理论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方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论思维水平的知识形式反映教育的客观规律。与实证研究的区别:理论法研究教育在其直接意义上是以严密的理论体系的方式再现和阐释一定的教育现象及过程,是以一种带有总结概括性和普遍性的方法论原则和理论框架作为形式体系,使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得以更深刻的揭示和合理的说明,这是一种理性研究的方法。(二)理论研究的特点1、抽象概括性和间接性抽象概括性具体表现在:首先,理论研究是以已获取的各种客观的现实材料、已有的思想理论材料作为研究起点的;其次,理论研究是对感性认识或已有观念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再将形成的理性认识进行必要的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因此是以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对教育问题进行概括研究;再次,作为研究结果的表述,也总是力求达到符号化和形式化,使之成为严密的理论体系。2、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多样性指理论研究形态的多样性。教育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需要从多方面、多视角、全方位地考察教育问题。而人们在进行研究时,也总是根据不同的哲学观建构起一定的理论模型,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去解释和说明教育现象,从而形成了众多的研究学派和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表现出理论研究形态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如:师生关系问题、教育本质问题等3、层次性理论研究具有结构体系的层次性。根据概括程度的不同可区分为经验的和理论的两个层次。经验性层次,是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单纯排列与分类,进行各种事实的积累过程,通过对这些事实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形成经验概念(经验定律)。理论性层次,通过分析性、批判性思维,将教育现象中隐含的本质性的因素外化和明确地表述出来,揭示出经验定律中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使处在较低概括层次的各种经验概念形成为理论原理,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比较全面的了解。4、超前性和继承性教育理论的发展,无论是表现为外延式扩展(理论概括的延伸,应用范围扩展及具体化),还是表现为理论的横向发展(新旧理论之间联系尚未暴露),还是纵向质变(新旧理论之间深刻的继承性关系,旧理论作为一种特例包含其中),都体现出批判性,突破和超越的意识,不满足现状的进取精神。二、理论研究的主要功能1、构建理论体系要从丰富的教育实践、教育实验中构建教育科学理论,必须借助理论研究方法。那种用简单整理和加工的归纳法,是不可能必然地产生理论的。2、对各种教育理论观点的评价分析、整合和转换3、发展和完善原有教育理论体系这方面作用主要表现在清理和更新教育科学理论原有范畴和原理的科学含义,从而不断完善、发展教育理论。4、对研究成果的逻辑证明通过理论研究,使研究者对新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自觉深入的具体研究和准确把握,才可能进行有效的探索活动。三、理论研究的基本过程(一)理论研究法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教育科学理论的发现、教育科学理论的检验以及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三方面过程。具体包括以下环节:1、确定理论研究课题2、搜集完备准确的有关资料并加以科学分析3、保证理论体系结构的合理4、对形成的理论体系进行检验:实践检验、逻辑检验。5、撰写理论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包括标题、问题的提出、论点、论据、结论等几个部分。(二)理论模型的构建方式所谓理论模型,是一种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原则。形成科学理论的一般模式,目前这个问题还未形成定论,有的学者概括为:解释构建法、模型描述法和假设竞争法有的认为构建理论模式包括多向选择的试错法和单向逼近的减错法两种策略,提出通过抽象使现实系统转化为理想系统和模型,最后形成现实问题的理论模型,其实面临复杂的教育现象,不可能建立一个囊括一切的理论研究模式,需要的是研究者要了解理论模型的建构和运用,结合研究课题努力去实践和掌握,灵活地建构自己的理论研究模式并形成风格。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立足于对当代教育改革的实际问题的研究,搜集完备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