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适用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编者:徐淑姣校审:李勇沈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6年11月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一、课程设计的前提在设计之前,学生已具备机械制图、公差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及零件、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模具制造工艺、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等方面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并已通过金工和生产实习,做过注射成型实验。初步了解塑件的成型工艺和生产过程,熟悉多种塑料模具的典型结构。二、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是塑料模具设计课程重要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是:(1)综合运用塑料模具设计、机械制图、公差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及零件、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模具制造工艺等先修课程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塑料模具设计问题,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拓宽所学的知识。(2)通过设计实践,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基本掌握塑料模具设计的一般规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计算、绘图和运用技术标准、规范、设计手册等有关设计资料,进行塑料模具设计全面的基本技能训练,为毕业设计打下一个良好的实践基础。三、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设计的题目:老师给定形状比较简单的或带有侧向凸、凹和孔的筒形、方形或异行塑件,并设计成单分型面或采用点浇口的多分型面、单型腔或多型腔的注射模一副。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1)独立拟定塑件的成型工艺,正确选用成型设备。(2)合理地选择模具结构。根据塑件图的技术要求,提出模具结构方案,并使之结构合理,质量可靠,操作方便。必要是可根据模具设计和制造的要求提出修改塑件图纸的意见,但必须征得设计者或用户同意后方可实施。(3)正确地确定模具成型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及其技术要求。(4)所设计的模具应当制造工艺性良好,造价便宜。(5)充分利用塑料成型优良的特点,尽量减少后加工。(6)设计的模具应当能高效、优质、安全可靠地生产,且模具使用寿命长。(7)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3周,设计中要完成以下工作量。①装配工作图1张(A0或A1图纸)。②成型零件工作图2张-8张(凸模、凹模、成型型芯等)。③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20页—30页)。四、课程设计时间及进程安排设计时间为2周第一周:设计方案论证与确定,完成有关计算,设备选择,完成设计说明书草稿。第二周:完成模具装配图绘制,完成零件图的绘制。完成说明书正稿的篆写。具体安排如下:五、课程设计的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基本训练,学生应达到如下要求:1.收集有关技术资料:包括同类模具的有关图册、模具标准、有关计算资料及成型设备的技术参数。2.分析各种设计方案的利弊因素,确定最佳设计方案。3.根据所确定的设计方案进行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设计,并对其结构进行计算及校核。4.合理选择成型工艺参数。5.编写设计说明书及注意事项。序号课题内容时间1研究课程设计任务书、收集资料、进行方案分析1天2确定设计方案、绘制模具结构草图2天3进行装配图设计4天4模具零件图设计3天5编写设计说明书1天6设计答辩1天总计12天六、课程设计的步骤(1)消化塑件图首先把塑件图看懂,然后把自己要完成的设计任务弄明白(见设计任务书),在看懂塑件图之后,进行工艺性分析(塑料制件形状、尺寸精度、粗糙度及材料要求),即从形工艺,塑料制件的设计原则,模具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对其不合理的部分提出改进意见,并与使用单位进行商量修改。(2)对工艺性分析,确定成形方案根据塑件情况,确定选用哪种成型方案(注射成型还是压制、压注或其它成型方式),进而确定成型方案(即成型位置、确定分型面、脱模形式、侧孔、侧凹的成型方法、浇注系形式、浇口开设位置、温控方式确定及模具加工方法可行性等)。(3)根据塑件情况,选定设备根据塑件形状尺寸,估算塑件体积和重量,并根据塑件大小及批量来选择设备大小。计算重量后,可确定型腔数。(4)绘制方案草图初步绘出模具的完整结构,并校验所选设备的能力{注射量、注射面积、锁模力、装模高度、压机吨位、开模行程大小、顶出距离、喷嘴尺寸、定位圈尺寸、模具固定尺寸等}。(5)进行必要工艺计算根据塑件尺寸精度要求,对成型零件的成型尺寸进行必要的计算,对主要受力的零部件,根据需要进行强度与刚度校验,必要时进行加热、冷却面积的计算,以便决定冷却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