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CAD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模具CAD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

模具CAD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指导书总体要求课程设计时间:1-3周共3周。按学号顺序每2人一组进行课程设计,每组完成一个制件连续冲模和复合冲模共计2套模具设计。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课程设计内容:零件设计(测绘)及冲压工艺计算用草图功能绘制所提供的零件(要求完全约束)。建立零件的三维模型。工艺计算。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结构设计、评估;模具标准件选取;模具装配图设计;凸模、凹模、上、下模座的共四个零件的零件图设计。模具各零件的三维设计模具各零件的三维参数化设计;模具三维装配。设计图要求零件设计(测绘)按所提供零件设计(测绘)零件,合理标注零件尺寸;若所提供的零件为去掉参数UGPart零件,则在UG软件中用相关测量功能获得相关尺寸;用所标注尺寸建立三维Sheet模型(建模时不考虑厚度,尺寸按外形或内形确定)并评估尺寸标注的合理性和简洁性。在UGDrafting中将选取合理的视图方向,并标注尺寸,图上同时标注零件厚度及材料牌号。模具结构设计工艺计算冲裁类模具冲裁力、冲压中心、搭边值选取、排样图,材料利用率;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弯曲模弯曲展开、弯曲力计算、弯曲回弹计算、弯曲回弹补偿。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拉深、成形模板料展开、拉深系数计算,多次拉深的系数分配及计算。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模具结构图要求:草图包括装配草图及零件草图,所设计模具能完成相应功能、结构简洁合理;标准件及零件尺寸完整。交指导教师过目后进行后续工作。零件图、装配图装配图试图选择图面形式(见附页1)工序件材料尺寸标题栏、模具零件明细表(见附页2)备注内容(闭合高度、冲裁力大小)零件图绘制凸模、凹模、上模板、凸模固定板共四个零件的零件图。要求试图选择合理、表示清楚图面形式(见附页3)尺寸、公差及表面粗糙度标注正确零件标题栏(见附页4)备注内容(尖角倒棱等)三维设计及装配零件三维建模(见附页5)结构装配(见附页6)爆炸图(见附页7)设计说明书设计书封面按学校要求,页数要求在22-30页,要求整洁,全部打印。内容包括:摘要;工艺方案设计、计算模具结构、零件设计模具零件三维参数化设计及装配小结除装配图外,工艺方案设计图、零件图、模具零件三维参数化图、三维装配图及CAM中的图均以A4图幅附在设计说明书中。时间安排:第一周:借资料;绘制制件图,建制件三维模型;工艺计算、模具零件、装配设计。第二周:模具各零件的三维设计及装配。模具装配图、凸模、凹模、凸凹模的二维工程图设计。第三周:模具装配图、凸模、凹模、凸凹模的二维工程图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打印,说明书内容不能相同)。所需基本设计参考资料:教材;模具设计手册;冲压模具标准件手册;附录: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基本格式目录摘要(300字左右、单独一页)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目的课程设计是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它将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进行融汇贯通,培养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工作以及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节设计任务UG软件使用熟悉UG软件在二维设计、实体造型和装配方面的应用。零件冲压方案分析零件的冲压工艺性。排样图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的二维工程图设计。模具零件的三维设计及模具三维装配。第三节设计要求设计必须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第二章冲压工艺设计第一节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及工艺方案冲压件的形状和尺寸(附图)材料:Q235材料厚度:1.0mm零件简图:如下图所示此工件既有冲孔,又有落料两个工序。材料为Q235,厚度t=1.0mm,具有良好的冲裁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构相对简单且对称,有一个直径为Ф5的圆孔,一个直径为20mm半圆。孔与边缘的最小距离为mm,满足冲裁的加工要求。冲压件的尺寸精度冲裁件的精度按IT13确定,冲模制造精度按IT6~IT7确定。生产批量:大批量冲压工艺方案的制定1)方案种类根据制件工艺性分析,要加工此零件,分析出以下两种方案。方案一:复合冲裁模方案一次性实现落料和冲孔,一次性完成零件的生产。方案二:落料——冲孔单工序完成落料,然后一次性冲孔。2)方案比较方案二属于单工序冲压。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需要两道工序,成本相对较高,生产率低。第一道工序完成之后,进入第二道工序,必然会加大误差,使工序质量和精度会较差,达不到所需要的要求,不易满足生产的要求。再加之此制件生产批量大,尺寸较小,这种方案生产率低,一般不宜采用。方案一为复合冲裁模,在同一部位同时完成了零件的生产,对于这种大批量生产零件,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故选用方案二。第二节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