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_297.docx
上传人:a是****澜吖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美术教案_297.docx

美术教案_297.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美术教案(通用)美术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美术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界,以极高的艺术价值,享誉于世界画坛。人们对花鸟画的要求是“活色活香”,对禽鸟要求是“活泼可爱”。花鸟画要形神兼备。在本册教材中,主要介绍了中国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在本节课里,教材通过对《麻雀图》的欣赏和分析,阐述了彩墨禽鸟的基本画法,重点介绍了以麻雀为代表的鸟类的画法,其画法是,首先在纸上捕捉鸟类的形态,用铅笔轻轻匀出鸟的轮廓,把鸟的身体看成枣形和一个蛋形组成,再添上尾和爪便构成鸟的基本形态,然后再从整体出发,自背部起笔,用披蓑法以褐墨写出背部,次写翼及尾,再写胸、腹,然后画出头、嘴、眼睛,再添画爪。花鸟画翎毛画法是本课的重点,画鸟羽毛的方法有白描和没骨两种,本课采用的是第二种,写意的方法,是采用枯润结合的笔墨方法画的,麻雀背部用润笔,尾部翅膀则用枯笔。教材中在介绍麻雀画法时还运用了小诗歌的方法,把麻雀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使学生易读、易记、易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醒学生运用笔墨时要注意墨的多少、用力的轻重、行笔的快慢,利用线的刚柔、曲直,毛笔的干湿、浓淡的变化,表现鸟的形神和画面的节奏韵律美,以达到教学效果。老师应把步骤制成挂图,写上文字,说明每一步应如何去画,要求达到什么效果,或制成幻灯片、投影片,使画面更清晰地体现出来,吸引学生集中精力听课。课文以范画配合步骤图解,教师除了讲授国画知识外,还须结合范画进行分析,讲解,指出学生作画应注意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欣赏范画。本课作业要求按作画步骤用宣纸或笔边纸临摹或创作一幅麻雀图。二、教学方案(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训练,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2.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二)教学重点:翎毛画法是花鸟画中飞禽的表现方法,也是本课的重点。(三)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四)课业类别:绘画习作课。(五)学生学习用具装备:毛笔(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报纸(做垫纸用)一张、用画颜料、墨、调色碟、水盅。美术教案篇2指导思想通过围绕染纸看谁染的好的创作活动,使学生了解艺术创作和学习的方法,看谁染的好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和审美享受,养成主动探究与创造的良好品质。教学内容染纸的设计、制作看谁染的好与想象。教学目标1、通过设计染纸图及其想象培养学生看谁染的好的`设计、创新思维能力,并养成随意构想、在表现过程中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艺术品质;看谁染的好2、通过染纸图案教学,使学生了解图案用途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我国民间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1、学习折纸和浸染方法;2、运用染纸的方法创作生动有趣的染纸作品。教学难点图案画面的构成与美感把握。教学准备1、多媒体2、颜料水、生宣纸、毛笔3、染纸图案范作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适合纹样知识,引入民间染纸图案课题。2、展示适合纹样和染纸图案的,引出新课:染纸图案二、指导实践创作:1、染纸的基本过程演示:启发学生根据染纸过程学习折纸方法和染纸方法。2、体验:(1)、美在于发现。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折的方法和染的时间不同纹样不同,强调染纸丰富的色彩语言,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2)、艺术贵在创新;(3)艺术的灵魂在于想象。三、知识反馈:启发学生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制作方法和图案特点。看谁染的好制作方法:(1)折纸(2)染纸图案特点:(1)制作简单(2)色彩鲜艳(3)纹样自然四、作品展示:1、每小组作业展示。2、创新性想法展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五、课后拓展:请学生谈一谈创作感受,染纸是否鲜艳、自然、随意,是否大胆发挥,能否再改进以及染纸在生活中的应用。美术教案篇31、编辑指导思想低年级美术造型与表现,主要是引导学生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这是一节动手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通过对旧画报、海报、旧挂历、蜡光纸进行粘贴、剪刻等方法进行制作。学生剪贴画时,思维活动贯穿整个取材、撕、摆、组合、粘贴的全过程,如同积木游戏一样是一种手、脑、眼的综合训练。课本展示了学生剪贴的各种作品,风格多样,稚拙有趣,充分表现出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