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医直肠滴入法分析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58 大小:48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现代中医直肠滴入法分析学习PPT教案.pptx

现代中医直肠滴入法分析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直肠滴入的临床应用是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是根据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临床给药技术。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祖国医学认为:肺主宣发,外合皮毛,主肃降,通调水道,与大肠相表里。药物从直肠吸收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直肠黏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很强.药物通过直肠吸收后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直接进入丈循环;二是通过直肠中静脉和直肠下静脉及肛管静脉,绕过肝脏进入血液大循环;三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由此可见,直肠滴入给药有利于药物治疗作用的发挥,也突出了中医辩证论治的特点。直肠滴入给药可用于临床上许多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疗效好、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尤其适合于口服给药困难和静脉给药困难的患者、患儿。直肠滴(注)入是90年代医疗创新所兴起的一门新兴给药方式,也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临床给药方法,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直肠粘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很强,腔内通常为空的,所以经直肠滴(注)入的药物,一般吸收较快,进入血液循环主要是经以下三条途径。直肠血液循环解剖与生理特点药物通过直肠吸收后,一是通过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既防止和减少药物在肝脏中发生变化,又避免了胃和小肠对药物的影响;二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肺脏代谢后,再循环至全身;三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由此可见,直肠滴入给药有利于药物治疗作用的发挥,也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1)通过肛门静脉——直肠静脉丛——直肠上静脉——肠系膜上、下静脉——门静脉-—-进入肝脏——循环全身对患者无痛苦、作用快、疗效高、毒副作用少、安全有效、等特点。尤其适合于口服给药和静脉给药困难的婴幼儿,为患儿免除了“打针之痛和吃药之苦”,又降低了医疗风险。直肠滴入法给药操作简便易行,快捷、费用低廉,经对照研究,直肠给药与口服、肌肉注射给药,药物的疗效及显效速度都有很大提高,其药物的生物利用率是与口服给药的两倍左右。患儿对药物的依从性明显提高;既减少因了打针住院的时间,又节约了资金和卫生资源;直肠给药可以将中西药同时应用,既增强了治疗效果,又避免多种西药同时应用时所产生的副作用。是一种根据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科学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全新观念的绿色疗法,不需增加精密的设备和高超的技术,尤其合适基层门诊和卫生所的医务工作者,中、西医、初学者和老医师都能用。是一种根据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科学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全新观念的绿色疗法,它对患者无痛苦、作用快、疗效高、毒副作用少、操作方便、费用低廉。直肠滴入是将药液或者药物装入输液瓶,把输液管剪掉过滤器,接入一次性PVC直肠滴入导管,通过直肠滴入给药来达到目的的一种新的临床给药途径。Clicktoedittitlestyle然后松开输液器开关,药液缓慢地滴入或注入直肠内,待药液滴过莫菲氏管后,操作者用右手将莫菲氏管上端折叠并挤压莫菲氏管,将管内的药物全部挤入肛门、直肠内,缓慢拔去导尿管,用卫生纸压住肛门,防止外溢。直肠滴入或注入导尿管插入的深度;成人:一般插入15---20厘米儿童:一般插入10厘米左右,直肠滴入注入药液的体位;成人一般取左侧卧位儿童一般取左侧卧位或俯卧位A、配方药物灌入的温度以35—39度为宜,(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B、在导尿管插入时动作要轻,进药液要慢,如使劲过大,挤入过快容易产生便意和避免肠管损伤C、为防止药液返流,注药后让患者调节体位休息5分钟以上。D、近15天内如做过肛门,直肠,结肠手术,或疑有肠坏死及坏死性小肠炎,妇女经期、产褥期等均应禁用,开展直肠滴入或注入疗法时,首先要选择病情较轻的患者,从中总结经验,逐步扩大临床应用范围。还要特别注意如下几点:1.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物前,需嘱咐患者先行排便。2.在操作时,药液流而不畅时,可将导尿管向外抽动或向里轻轻插入即可。3.控制药液温度在30—35度之间,温度过高或过低,患者均可出现便意。4.药液中加入少量654——2(0.5mg为宜),可以减缓肠道蠕动。5.根据资料报道,直肠给药20分钟后,药物的有效成份已吸收2/3,一般情况下,直肠给药超过20分钟而排出药物者,可以不用重复给药。6.药物片剂一定要研细,防止堵塞导尿管(药物越细其生物利用度越高)。7.需要做皮肤过敏实验的药物,必须在皮肤过敏实验阴性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该药物。直肠用药后,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则按药物过敏反应尽快处理。直肠滴入给药可用于临床上常见疾病、多发病的疗治,如:小儿发热,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扁桃体炎,胃肠炎,小儿肠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小儿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