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doc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开题论证书课题类别数学教学课题立项时间2010年5月课题名称初中数学结课的生成性研究课题负责人王宏荣、韩树红负责人所在单位常州市第四中学开题时间2010年10月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制一、课题组成员序号姓名年龄职务职称工作单位课题研究任务分工1234王宏荣韩树红徐丽香王夫彬36315033中教一级中教一级中教高级中教一级市四中市四中市四中市四中撰写相关研究报告、行动研究理论、行动研究理论、行动研究理论、行动研究二、课题研究具体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课题提出的背景(1)、明代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写作如此,教学也如此。结课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里,教师不但要对所授知识或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定型、概括、深化,又要对整个课堂教学情况作出科学的总结和评价,有时还要对后面的教学建立某种联系,进行适当的沟通。(2)、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当课堂教学进入结尾阶段,正是学生精力最感到疲倦、注意力最容易分散、效率最为低下的时候。这时,最需要介入有效的刺激来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连续性。因此结课与引课应能做到相呼应,有始有终,使整堂课浑然一体,要对教学效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3)、结课失败的现象和原因。①“浅”。缺少深思熟虑,不深刻,点到却未点透。②“乱”。东着一枪,西着一枪,不知所云。思考分析这两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对新课程下的“评价”缺乏理解,造成对评价内容的举棋不定,还有就是老师本身对某些教育机智缺乏。除此之外,还受到数学学科特点的影响:因为数学课上学生技能实践操作的时间无法把握,本来老师有足够时间结课,结果因时间过于仓促草草了事;也因为包括生成结果极可能在老师意料之外,老师一时结课就十分牵强;或是因为来源于学生对练习评价的过于个性的表达极可能与老师的预设出入太大,收放难以自如。③“虚”。形式过多、过于隆重,主题作用却不大。④“假”。预先演练,过于完美。再思考分析这两种现象,则是典型的为“结课而结课”功利性表现,实践操作的可行性并不大。(4)、素质教育提出“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简称“减负”,减负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增效,“减负增效”不仅体现在课堂的教学中,更应该在课外得到延伸和拓展。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将课堂内与外进行衔接,通过对结课的生成性进行探讨,以期将“减负”落到实处,将“增效”的“效”最大化。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结课的生成性研究的必要性;(2)、对能够使结课产生生成性的结课方法进行科学性研究,并对生成性内容呈现方式进行研究;(3)、从筛选出的有效结课方法中,探索出结课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二)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结课技能是教师在一个教学内容结束或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终了时,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归纳总结、重复强调、实践等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新技能进行及时的巩固、概括、运用,把新知识新技能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形成新的完整的认知结构,并为以后的教学做好过渡的一类教学行为。结课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里,教师不但要对所授知识或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定型、概括、深化,又要对整个课堂教学情况作出科学的总结和评价,有时还要对后面的教学建立某种联系,进行适当的沟通。此外,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当课堂教学进入结尾阶段,正是学生精力最感到疲倦、注意力最容易分散、效率最为低下的时候。这时,最需要介入有效的刺激来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连续性。因此结课与课首应能做到相呼应,有始有终,使整堂课浑然一体,要对教学效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新课程倡导生成性教学,所谓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抓住偶然事件即时生成。美国加洲大学的维特罗克教授根据建构主义观点提出了“生成性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不断“生成”新的信息意义的活动过程。因此,教学法应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从“预设”中充分认识到“生成”的特性。(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1、结课是教师在完成一个教学内容时,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巩固、扩展、延伸、迁移,使课堂教学完美结束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益。2、本课题的研究不仅是结课,更是“接课”。结课不仅是两个课堂的纽带,也是课内和课外的接点。本课题研究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应用数学的能力和研究数学的兴趣。3、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