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知识竞赛.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46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古文知识竞赛.ppt

古文知识竞赛.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陈涉世家》一、给下列句中彩色的字注音1.辍耕之垄上2.度已失期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4.尉果笞广5.忿恚尉6.将军身被坚执锐三、请据你的朗读感受,用“/”为下边句子标出停顿节奏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四、翻译下列句子1.今之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如今逃亡也是死,起来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这样好吧?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远大抱负呢?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五、简答题1.起义的导火索是什么?答:遇雨失期,失期当斩2.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天下苦秦久矣3.为起义作了哪些舆论准备?答:置书鱼腹,篝火狐鸣4.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有哪些?答:秦二世杀了太子扶苏,引起了人们对秦朝更大的不满;楚人怀念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唐雎不辱使命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字(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交换)(2)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派)(出使)(3)岂直五百里哉!(难道)(只是)(4)长跪而谢之曰(道歉)2、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扑于殿上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C、大王尝闻布之怒乎?D、秦王不悦。(c)3、填空西汉末年刘向33(1)、《战国策》是____末年____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____篇。安陵能言善辩.机智勇敢(2)、唐睢是____国的使臣,他是一位____的谋士,出色地完成了出使奏国的使命。彗星袭月(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____;聂政之刺韩傀也,____;要离之刺庆忌也,____。白虹贯日仓鹰击于殿上4.翻译下面文言语句。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5.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2)与臣而将四矣。6.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7.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隆中对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汉室倾颓()不可胜数()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孤不度德量力()东连吴会()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奸臣窃命此人可就见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生遂诣亮主上蒙尘遂用猖獗内修政理于是与亮情好日密①好为《梁父吟》()②贤能为之用()③谓为信然()④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4.翻译下列句子①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你说该采取怎样的办法?②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跨州连郡的人数也数不完;③然操遂能克绍,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然而曹操能战胜袁绍,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筹划得当;④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我有孔明,如同鱼有水5.熟读课文,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诸葛亮提出的近期策略目标是跨有荆、益“成霸业”“最终的策略目标是“兴汉室”他主张在内政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修明政治外交方面的方针是南方各少数民族搞好关系;跟孙权结为同盟等到形势发生变化,再兵分两路出击: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率益州之众出于泰川一路是________,另一路是________。1.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1)夺取荆、益二州,作为“霸业”的根基。(2)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与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3)联吴抗曹,并从荆益二州出兵。2.请用原文的语句填写以下空白①诸葛亮认为与曹操“不可与争锋”的原因: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②诸葛亮认为刘备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3.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什么的重要性?试从文中找出相应词语作答。(人谋)4.你还知道有关诸葛亮的其它故事吗?请列举一两例来。例草船借剑空城计出师表1.给加粗的字注音。(1)中道崩殂(2)裨补阙漏(3)行阵和睦(4)以彰其咎(5)陟罚臧否(6)以遗陛下(7)庶竭驽钝(8)猥自枉屈(9)咨诹善道(10)夙夜忧叹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1)以光先帝遗德(2)引喻失义(3)以遗陛下(4)悉以咨之(5)猥自枉屈(6)斟酌损益(7)咨诹善道(8)以彰其咎(9)先帝不以臣卑鄙(10)遂许先帝以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