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概念业务外包的理念:结束自给自足的组织模式在核心技术和产品上领先对手业务外包的前提:外包的业务部分在同业中做得不是最好,也不是自己的核心业务,同时剥离这部分业务不影响整体工作的运转和效果。图书馆业务外包(LibraryOutsourcing)利用外部的专业化资源,将一些非核心的、次要的或辅助性的业务,以合约的方式委托外部服务机构办理,降低管理成本,强化核心服务,提高服务水平,体现了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图书馆业务外包类型将图书加工以合约的方式委托外部服务商,完成图书加工的业务功能。主要包括:图书验收、提供新书的MARC数据、贴磁条、盖馆藏章、贴条形码、贴书标、新书上架等业务。国际图书馆界外包业务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西方图书馆界开展外包业务90年代后半期引入我国,近年发展较快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业务外包提供了技术保障联机合作编目的发展、我馆编目业务的整体实力为外包奠定了基础图书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加工外包得以实现二、我馆图书加工业务外包的发展第一阶段时间:2004年7月至2005年1月外包模式:异地外包内容:部分图书加工外包,外包商配送MARC数据、图书加工。优点节省了图书馆的人力、物力、空间及设施。缺点质量上难以控制适宜馆新建馆。首次建立自己的图书目录数据库,本馆硬件、软件等方面条件不很成熟,也不涉及与原有馆藏查重等问题,可以首选这种加工模式。如独立学院建馆初期常采用这种模式。第二阶段时间: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外包模式:到馆分散外包内容:外包商派出专业人员到馆对图书进行分编、加工。全面的图书加工外包。我馆提供场地、设备和材料,由各家书商各自完成自己的配送图书加工业务。主要工作:向CALIS数据库添加我馆馆藏、下载MARC数据到本馆数据库、按我馆编目规则对数据进行修改添加905字段、进行计算机验收加配条码、分配馆藏地点、打贴书标、盖馆藏章、贴条码和复膜、最后送书到库等。优点与外包服务商沟通便利,发现错误可随时修正。直接在本地操作,可以与本馆的数据库相连,不需要经过数据的导入导出等繁杂过程,同时便于与本馆数据进行查重,按我馆要求顺序分配条码等。易于掌握和控制外包工作进展,例如对于读者急需借阅的图书可以优先加工投入流通使用。节省人力资源,降低运作成本。缺点投入场地,设备多,利用效率低。容易造成集成系统的操作员拥挤现象,甚至影响图书馆其它业务的正常开展。不易管理。异地外包商可能增加成本。加工周期长,图书上架慢。第三阶段时间:2009年3月至今外包模式:到馆集中外包这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唯一不同的是由中标书商中的一家统一完成全部的新书加工外包任务。避免到馆分散外包的缺点三、外包模式异地外包模式外包模式分散加工到馆外包模式集中加工到馆集中加工模式由一家书商派出专门的编目人员和其他加工人员,到本馆完成其开包验收(必需有我馆人员一起参加)、向CALIS联机数据库添加馆藏、下载编目数据、计算机验收、图书加工(书标、条码、馆藏章等)、送书入库等业务的外包模式。集中加工外包:一家承担,一家负责。优点:外包人员稳定,业务熟悉快,能够保证加工质量。缩短加工周期。管理便利至今在全国范围内还没发现采用这种外包模式。图书加工业务外包带给图书馆最大的担心是外包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目前国内图书加工外包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因此外包书商提供的数据不一致。来自图书馆内部方面的,如果选择的外包模式不合适,则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建立严格的外包质量控制机制,对关键流程如验收、查重、审校等缺乏有效控制。制定明确的外包编目标准:①《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规范要求》②《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内地版中文图书编目加工委托协议书》外包数据来源的控制源头控制98%以上是CALIS和国家图书馆编目数据,从源头上保证了编目数据的质量。数据来源顺序:CALIS→国家图书馆→书商提供批处理控制对ILAS系统能批处理的项目,不要求进行人工的修改。改进和完善编目流程传统流程:加工--审校新流程:审校---加工审校过程中发现有问题可及时改正,不适合馆藏的图书可退回。优化流程--流程图五、外包成效减员增效,弥补人员不足我馆中文图书三年入藏之比08年CALIS农学中心获奖课题《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模式研究》发表外包业务研究论文8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①外包制胜—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杂志,2006,(03)②业务外包:图书馆业务核心化战略的必然趋势[J]图书馆建设,2004,(04)③浅谈图书馆业务外包的实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06)采编工作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