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分析教材,解析学情,定位目标《方程的意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了四年用算术思想解题后,在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即将学习的“解方程”的基础。《方程的意义》对于儿童来说是一堂全新数学概念课,是算术思维的一种提升,是数的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在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工具,从列出算式解发展到列出方程解,从未知数只是所求结果到未知数参与运算,思维空间增大,这又是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一次飞跃,它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二)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的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课标精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理解方程的概念和等式性质,感受方程思想。(2)使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概念的建立过程,体会方程及等式性质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猜想、验证、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成就感以及合作交流的团队精神。对于目标的把握,经历从现实问题到方程概念建立的过程,方程是从现实生活到数学的一个提炼过程,一个用数学符号提炼现实生活中特定关系的过程。(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教学难点是等式的基本性质。二.教法与学法为了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有效实现以上目标,我选择了以下教与学的策略:1.创设情境,让学生动心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巧设悬念,以现实生活为基点,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玩中学、学中思,让学生逐步经历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过程,促进学生思维不断得到突破和发展。3.交流辨论,让学生动手。数学课堂应是一个多向互动的环境,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创设情境和组织学生合作与讨论,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形式,在集体中进行知识和经验碰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思维更活跃、更发散。4.运用媒体,让课堂高效。三.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趣揭题该环节主要复习与新知识有间接联系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铺垫搭桥,以旧引新,揭示课题,出示知识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如下:今天我有幸到天乐小学来上这节数学课,还有这么多老师来光临指导,谁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一下现在教室里一共有多少人?(板书:40+x)这是我们上节课学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些数量关系。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知识“方程”。你们想了解方程的哪些知识呢?(学生自由说)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方程的意义”(板书课题)★这样设计贴近生活实际,容易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带着各自的疑惑进入学习的气氛。(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课件:先展示天平,然后以动画形式分别让一头体重为50千克的猪跳到天平左盘,一只体重为30千克的小狗跳到天平右盘,天平向左倾斜;然后让50千克的猪跳到天平右盘,30千克重的小狗跳到天平左盘,天平向右倾斜;这时,又来一只20千克重的小狗跳到天平的左盘,天平摇晃后平衡。2、让学生说你们观察到了什么?3、试用式子表示天平的平衡情况(板书20+30=50)★由学生的观察—情景的描述—平衡的观察—等式的表示,直观具体,生动形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三)动手实践,具体感知(1)分组操作,初步感知分别为5组同学提供天平、砝码、40克重的鞋油、学生自备的食品。让小组通过操作使天平平衡并试用等式表示出来。这样通过让学生分组操作天平,使之平衡的过程,真正明确天平左右两盘的重量相等,可以用等式表示,理解等式的含义,明确得出表示各组天平平衡的不同等式。★这样设计,主要是给学生创造一个用眼观察,用脑思考。发现创新的机会,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含义,亲自感知多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的来源,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不生硬的塞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让学生大胆发现规律,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2)探究交流,抽象概括①让5组代表分别向全班交流本组讨论结果,教师板书。②让全班观察黑板上共有的等式的特点。试将他们分类并说明理由。这样学生分出两类:全是已知数的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样设计主要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大胆设想、敢于发现、抽象概括的机会,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正体会到自己获取知识、发现知识的成功乐趣。(3)结合实际,深化概念①多媒体出现3个篮球,每个篮球X元,共234元一图例,让学生由观察到说明图意。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