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7霉菌的形态观察与鉴定.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试验7霉菌的形态观察与鉴定.ppt

试验7霉菌的形态观察与鉴定.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豆腐进行霉菌发酵,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即菌丝)的豆腐。2.不同季节(不同温度、湿度、发酵时间)根据菌丝颜色、长度的不同可分为虎皮毛、鼠毛、兔毛和棉毛四种,以兔毛和棉毛为质量最佳。一、实验目的(1)学会霉菌的载玻片培养法(2)了解青霉、曲霉、根霉及毛霉的形态构造(3)霉菌的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的形态观察无性孢子:根霉,毛霉------孢囊孢子曲霉,青霉------分生孢子有性孢子:根霉,毛霉------接合孢子二、实验原理霉菌为真核微生物,菌丝较粗大(直径:3-10um,与酵母菌相似,比细菌或放线菌的细胞约粗10倍);有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体为无色透明或暗褐色至黑色,或呈现鲜艳的颜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菌丝皆呈管状。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为绒毛状或棉絮状。一些较高等的霉菌丝状管道中皆有横隔(有隔菌丝-----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epergillus);无隔菌丝-----毛霉属(Mucor),根霉属(Rhizopus))由横格状菌丝隔成许多细胞。细胞易收缩变形,而且孢子很容易分散。观察霉菌的形态的常用方法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菌种:青霉、黑曲霉、根霉、毛霉。FungalMyceliumwithSpores,Penicilliumsp.(SEMx3,220)ConidiosporesofPenicillium曲霉在幼小而活力旺盛时,菌丝体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成为顶囊,一般呈球形。项囊表面长满一层或两层辐射状小梗(初生小梗与次生小梗)。最上层小梗瓶状,顶端着生成串的球形分生孢子。以上几部分结构合称为“孢子穗”。孢子呈绿、黄、橙、褐、黑等颜色。------曲霉孢子穗的形态,包括分生孢子梗的长度、顶囊的形状、小梗着生是单轮还是双轮,分生孢子的形状、大小、表面结构及颜色等,都是菌种鉴定的依据。BlackMold,Aspergillusvariecolor.(SEMx2,315)曲霉Aspergillus的分生孢子毛霉Mucorsp.毛霉属(Mucor):孢囊梗直接从菌丝上长出,孢囊梗单生,直立、分枝或不分枝。不产生匍匐丝与假根。引起果实和贮藏器官的腐烂。根霉有假根和匍匐丝,孢囊梗2-3根丛生,不分枝,从匍匐枝上长出,孢囊梗与假根对生。孢子囊基部有一个近球形的囊轴。孢子囊球形或近球形,成熟后呈黑色。孢子囊壁破裂后,散出大量的孢囊孢子。孢囊孢子萌发产生芽管。匐枝根霉是异宗配合的,当两个不同交配型的菌株(“十”菌株和“一”菌株)相遇,从菌丝上分别产生称作原配子囊的分枝,以配子囊配合的方式进行质配,最后发育成黑色、厚壁、带有瘤状突起的接合孢子。接合孢子萌发时,一般是形成芽管,芽管顶端形成孢子囊,孢子囊中产生有“十’、“一”分化的孢囊孢子。接合孢子BreadMoldSporesonFungalFruitingStructure,Rhizopussp.(SEMx2,990)2.培养基:马铃薯琼脂平板培养物.3.器材:显微镜、培养箱、培养皿、水浴锅、载玻片、盖玻片、无菌水、接种环、接种钩、解剖针、酒精灯、火柴、滤纸、玻璃铅笔等。4.操作程序2.霉菌载玻片培养物的制备(1)取约3ml经灭菌后的察氏培养基试管,标上青(毛、根或曲)霉字样。(2)以无菌操作方式取出无菌培养皿中的载玻片和盖玻片,打开备用。(3)取一标好字样的试管培养基,于酒精灯上以微火融化。(4)待融化后的培养基冷却至45t左右时,接入标明菌名的相应霉菌孢子一环,搅拌均匀,立即取大约3-4环于载玻片中央,然后迅速盖上无菌盖玻片,并于载玻片右上角标明菌名。(5)往培养皿中倒人约3ml的无菌水。(6)将上述制备好的载玻片置于培养皿中的玻片架上,盖上皿盖,置于28℃培养箱中培养48-72h,取出,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霉菌的形态。四思考题青霉、曲霉、根霉、毛霉的形态有哪些异同?比较显微镜下放线菌和霉菌的细胞形态和菌落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