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你读懂检验报告单一、血常规(血液的组成)56789中性粒细胞(45-77%)(1)生理性增高:年龄;日间变化;运动、疼痛、情绪变化;妊娠与分娩;其他(2)病理性增多1)反应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恶性肿瘤(如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其他原因(如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痛风、严重缺氧、应用皮质激素、肾上腺素、氯化锂等)。2)异常增生性增多:为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造血组织中粒细胞大量增生。见于粒细胞白血病,如急性白血病以幼稚白血病细胞增多为主,慢性白血病以成熟白血病细胞增高为主,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症。(3)中性粒细胞减低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称为粒细胞减低症,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见于:①某些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流感等;②血液病,如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急性白血病;③慢性理化损伤,如电离辐射(X线等)、长期服用氯霉素后;④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等;⑤脾功能亢进,如门脉性肝硬化等。淋巴细胞(20%-40%)主要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来发挥作用的。(1)生理性增多: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成人0.8-4×109/L、儿童>7.2×109/L。见于儿童期淋巴细胞生理性增多。(2)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等)、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等)、肾移植术后(如发生排异反应)、白血病(如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性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3)减低:见于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化脓性感染。单核细胞(3.0%-8.0%)嗜酸性粒细胞(0.5%-5.0%)15嗜碱性粒细胞增多(0%-10%)171819生理性变化(1)年龄与性别的差异:新生儿,由于出生前处于生理性缺氧状态,故红细胞明显增高,较成人约增加35%,出生2周后逐渐下降,2个月婴儿约减少30%。(2)精神因素:感情冲动、兴奋、恐惧、冷水浴等可使肾上腺素增多,导致红细胞暂时增多。(3)剧烈体力运动和劳动:由于需氧量增加,使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增加、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增多。(4)气压减低:高山地区居民和登山运动员因缺氧,红细胞代偿性增生,数量增高。(5)妊娠中后期:为适应胎盘循环需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孕妇血浆容量明显增加使血液稀释,导致红细胞减少。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病理性变化)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判定贫血的程度)2425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成分。它是从生长在骨髓中的巨核细胞身体上脱落下来的小碎片,主要负责止血过程。它保持着我们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同时在我们受伤流血的时候还迅速聚集到伤口,协同机体的凝血因子一起形成凝块堵住伤口,减少血液的流失,促进伤口的修护和愈合。所以血小板减少的人就会有出血不止的风险。血小板过多或过少均会引起凝血功能异常,血液中的血小板过少时,就要注意是否患上造血系统疾病,或者脾脏功能亢进。血小板的升高常常提示骨髓病变,或脾脏于近期被切除。而血小板异常增多的人可能血栓的风险就会增加。27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GGT)293132肝硬化343536临床上测定ALP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等的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胆道梗阻时,血清中ALP显著升高,并与胆道梗阻程度和时间呈正比,而此时ALT升高不明显,因此ALT/ALP比值较小,通常<2;在肝细胞损伤时,ALT显著升高,ALP不升高或轻度升高(<3倍ULN),ALT/ALP比值较大,通常>5;当ALT/ALP介于2-5时,提示肝细胞和胆道均受累及。3839CG由肝细胞合成,同胆汁进入小肠,帮助食物消化。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摄取CG能力下降,致使血中CG含量增高;胆汁郁滞时,肝脏排泄胆酸发生障碍,而返流血液循环的CG含量增高,也使血CG含量增高。CG是评价肝细胞功能及其肝胆系物质循环功能的敏感指标之一。升高见于:(1)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迁肝患者血CG均明显高于正常人,且呈递性增高。(2)胆石症伴黄疸患者胆管、胆囊排泄功能障碍引起血清CG显著升高。(3)肝硬化、梗阻性肝病、肠-肝循环障碍血清CG水平高于正常人42434445胆汁酸是胆汁的重要成分,胆汁酸由胆固醇转变而来,这也是胆固醇排泄的重要途径之一。正常人肝脏合成的胆汁酸有胆酸(CA)、鹅脱氧胆酸(CDCA)和代谢中产生的脱氧胆酸(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