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糖尿病知识宣讲一教学目的通过对糖尿病的了解学习,熟悉不同糖尿病的分型的病因,掌握糖尿病的基本病学特征。二教学要求(一)掌握1.糖尿病流行情况及危害2.本病的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含急、主要慢性并发症)。4.诊断标准及分型进展。(1)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血糖高渗性昏迷以及慢性并发症的诊断方法。(2)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的处理原则。(二)熟悉不同糖尿病分型的病因。(三)了解糖代谢异常及患病率一、概念定义:糖尿病是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长期的高血糖及伴随的蛋白、脂肪代谢异常,会引起心、脑、肾、神经、血管等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甚至会造成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二、糖尿病的分类(Classification)美国糖尿病协会(ADA)1997年提出了新的糖尿病分类标准,其要点为:取消了IDDM和NIDDM的术语用阿拉伯数字1、2取代了原来拉丁数字Ⅰ、Ⅱ保留了妊娠期糖尿病(DM)IGT不作为一个亚型取消营养相关性糖尿病新方法主要将DM分为四大类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一)1型糖尿病(T1DM):约占5~10%DM病人,分为免疫介导和特发性,多为前者。相对特征:青少年起病(juvenileonsetdiabetes)具酮症倾向(pronesstoketosis)对胰岛素敏感脆性和依赖性※自身免疫异常特征——ICAS,IAA,GAD65等阳性,与HLA、DQA和DQB、DR基因有连锁,易伴发其它自身免疫疾病胰岛素、C肽水平低特发性1型DM无明显免疫异常特征,见于亚非某些种族与HLA无关联,但遗传性状强。(二)2型糖尿病:约占90~95%,发病率与胰岛素(Ins)抵抗和分泌缺陷有关。相对特征:多有肥胖或肥胖病史无酮症倾向多成年发病无胰岛素β细胞自身免疫损伤血浆Ins、C肽水平可正常或升高(三)其他特殊类型DMβ细胞功能缺陷(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DM、线粒体基因突变)Ins作用遗传学性缺陷胰腺外分泌病内分泌病药物和化学所致感染不常见的免疫介导DM其它(四)妊娠糖尿病(GestationDiabeticMellitus.GDM)妊娠期初次发现的IGT或overtDM均为GDM6Wafterdelivery再确定:DMIFGIGTNormal胰岛素的发现胰岛素生成胰岛素三.病因、发病机制和自然史糖尿病的病因复杂,总的来说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一)1型糖尿病:其发生、发展可分为6个阶段第1期:遗传易感性第2期:启动自身免疫反应第3期:免疫学异常,该期循环中会出现一组自身抗体ICA: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AA:胰岛素自身抗体GAD: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更具敏感性、特异性强、持续时间长,有助于区分1型和2型。4.第4期:进行性胰岛B细胞功能丧失第6期: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明显第5期:临床糖尿病(二)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高胰岛素血症和/或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正常预测水平的一种现象。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包括两者相互作用)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两个基本环节和特征。IGT:糖耐量减低;IFT:空腹血糖调节受损临床糖尿病:三、病理生理肝、肌肉和脂肪组织对糖利用减少高血糖肝糖生成增多脂肪合成减少——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增多胰岛素明显缺乏时→脂肪分解明显→酮体生成增多伴利用障碍→酮症酸中毒(DKA)蛋白质合成↓分解代谢↑→负氮平衡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感染:a.疖、痈b.皮肤真菌感染c.肺结核d.尿路感染慢性并发症大血管病变:大、中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大脑动脉;肾动脉;肢体外周动脉微血管病变:A.糖尿病肾病:病理分型: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型病变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型病变渗出性病变临床分期:I期(DN初期)肾增大,GFR升高30-40%II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III期(早期肾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即AER持续20-200ug/minIV期(临床肾病)AER大于200ug/minV期尿毒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背景性视网膜病变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其他病变:糖尿病心肌病3.神经病变:其病变部位以周围神经为最常见单一外周神经损害:不常发生,主要累及颅神经自主神经病变:较常见,并可较早出现临床表现:瞳孔改变排汗异常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失常胃肠功能失调泌尿系统变化性功能改变4.眼的其他病变:黄斑病、白内障、青光眼5.糖尿病足七、实验室检查尿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