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堂上要让学生敢问,会问。当前新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学生的理念正在转变,但真正把新课程改革理念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还有许多困难。下面对自己在新课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在教学活动中,受传统教学思维、教学习惯的影响,学生对教师存在依赖心理,传统的学习习惯仍没有改变,加上某些学科作业负担较重,历史学习基本上只能通过课堂完成。让学生去查找资料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高而效率低,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困难。课堂上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很少提出问题,更多的是不会提出问题。新课标要求“学会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交流思想、合作学习”,改变单一个体的学习方式。我们正把这一理念付诸于教学实践,但却存在不足:其一,单纯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而且分组方法单一,总是规定前后左右4位同学一组,不顾学生是否愿意。其二,每节课的容量较大,给学生真正讨论的时间太少。学生往往抓不住中心问题,表面热烈,但实际上并没有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样,学生间的合作就徒有虚名,流于形式,学生也就很少能达到课标中要求的“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别说自己探究来解决问题。反思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在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方法。1、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问。新课改提倡“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每一位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因此教师首先把学生看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认识到师生双方都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只有创设民主自由的空间,学生才能敢说。作为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所说内容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允许学生迟疑犹豫,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允许学生有一个消化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有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有利于学生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2、交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会问。一、从归类比较中发现问题。有许多问题貌似相同,其实质大有区别,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归类比较中发现问题,对相同或不同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发现问题。二、从插图中发现问题。教科书中现成的插图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发现问题。如讲“洋务运动”时,有“江南制造总局”这幅插图,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图中看出该企业的大门蕴涵着封建性很强的内容,是一座封建衙门式的军事企业,从而引导学生联系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有利于达到活跃思维的良好效果。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有历史的影子,可从这个角度去提问。如,看到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学生可以联系当前日本右翼购买钓鱼岛等事件,谈自己的看法,会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这一个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都涉及许多历史知识,它将成为学生学习的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