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来颜回“颜氏之儒文化研究综述.docx
上传人:含平****ng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近三十年来颜回“颜氏之儒文化研究综述.docx

近三十年来颜回“颜氏之儒文化研究综述.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近三十年来颜回“颜氏之儒文化研究综述颜回(公元前521-前481),字渊,又称子渊,后世尊称为颜子。颜回为孔门“十哲”之一,自东汉明帝始,历代许多帝王在祭孔时往往以颜回配享,并且不断地给颜回追加先师等封号。颜回是儒家八派之一“颜氏之儒”的开创者,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颜氏之儒”的概念最早由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韩非子·显学》说: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孔门弟子中有八位颜氏(颜无繇、颜回、颜幸、颜高、颜祖、颜之仆、颜哙、颜何),“颜氏之儒”这一派的创建者是谁,该派特点是什么,韩非并未予以说明,因而引起后代学者的争论。多年来,学术界对颜回、“颜氏之儒”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颜回、“颜氏之儒”与颜氏家族文化研究工作逐步深入。据笔者统计,截止2022年上半年,关于“颜回、颜氏之儒与颜氏家族文化”的研究论文(包括著作)共约260余篇(部)。笔者整理了其中的中文相关研究文献,略加评述,敬请方家批评指正。1980年以来发表的专著,如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齐鲁书社1987年版),黄绍祖《颜子传略》(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版),国伟、颜景琴《新编陋巷志》(齐鲁书社2002年版),杨朝明、修建军主编《孔子与孔门弟子》(齐鲁书社2022年版),汲广运、高梅《颜子家族的历史与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及于联凯、马凤岗《琅琊颜子家族文化考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等。出版的论文集如骆承烈主编《颜子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年版),于联凯、颜世谦主编《颜子研究论丛》(齐鲁书社2003年版),刘存祥主编《颜子文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等。三十年来,关于颜回本人的研究,主要围绕下列问题展开:一、关于颜氏渊源问题二、关于颜回的卒年问题关于颜回的卒年,许多古籍皆载有颜回早卒事。目前关于颜回卒年主要有七种说法,即1.鲁定公六年说;2.鲁哀公二年说;3.鲁哀公四年说;4.鲁哀公五年说;5.鲁哀公十二年说;6.鲁哀公十三年说;7.鲁哀公十四年说。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同意鲁哀公十四年说。他认为:颜回鲁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生,这时孔子31岁,而鲁哀公十四年(公元481年)死,享年4l岁。又引刘宝楠《论语正义·雍也》注曰:“李氏锴《尚书》辨之云:‘颜子卒于伯鱼之后,按谱,孔子七十而伯鱼卒,是颜子之卒当在孔子七十一之年,颜子少孔子三十岁,是享年四十有一矣。’江氏永《乡党图考》同。”黄绍祖所编《复圣颜子史料汇编》认为颜回生于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卒于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享年32岁。《琅琊颜子家族文化考论》认为把颜回卒年定在鲁哀公十四年,似乎尚为勉强。因为颜回死于伯鱼之后,而伯鱼卒于公元前482年,即推定颜回卒于公元前481年,这种推论是不严密的,因为颜也可能卒于同一年的稍后时间。经考证他认为颜回卒年应在伯鱼卒后,鲁哀公十四年之前,故应以鲁哀公十三年为宜(公元前482年)。颜回卒年问题,目前较一致的意见是同意鲁哀公十四年说,但有些学者对此仍有质疑,因此尚需进一步研讨。三、关于颜回的及孔、颜关系各种专著、论文集都把研究颜回作为研究重点。曹道衡《孔门弟子(二):颜回、闵损、冉雍和原宪》(《文史》1986年第7期)对颜回主要事迹、思想、品德作了简要和评价。《孔门弟子研究》指出颜回的为人和思想特点,主要表现为:1.天资聪明,学习勤奋;2.尊敬老师,德行出众;3.君臣协调,天下安宁的社会理想;4.有顺从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因素。颜回绝不是老庄道家式的人物,而是一位儒家学派的典型代表。《琅琊颜子家族文化考论》研究了颜回在道德实践方面的特点,指出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主张治国以舜为榜样的德治思想。他的哲学思想主要是对天人合一观念的认同、人文主义倾向、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思想倾向。骆承烈、颜廷淦《颜回仁德三论》(见《颜子研究论丛》)认为颜回德行表现为以德修身、以德处世、以德报国。陈寒鸣《颜回与“颜氏之儒”探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年第3期)通过钩稽有关史料,从政治志向、道德情操等方面剖析了颜回思想。齐姜红《颜渊政治思想初探》(见《颜子研究论丛》)认为推行仁政德治,应该是颜回政治思想的主要特点。陈瑜《试论颜子思想的形成及其得失》(见《颜子研究论丛》)认为颜回思想形成的基础是高尚的道德修养、勤奋好学的精神和孔子的“仁政德治”思想,进而论述了颜回思想的得失。王厚香《颜回尊师重道述论》(见《颜子研究论丛》)认为颜回堪称尊师重道的楷模。在孔、颜关系方面,学者较多涉及的是孔子对颜回的教育影响,如周海生《论孔子和颜回的师生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