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得学生在这堂课上的表现非常出色.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使得学生在这堂课上的表现非常出色.doc

使得学生在这堂课上的表现非常出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说培养学生的兴趣对教学非常重要,当学生产生了兴趣,他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而且学习起来还既轻松又愉悦。可是,众所周知,兴趣的培养也是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曾教过一个学生王某,他在高一时很贪玩,上课时最爱“耍宝”,常常是我刚在上面讲了一句什么,他马上就会在下面大声的接话,有时候我请同学回答问题,他还要发表评论,结果总是逗的全班哄堂大笑,把课堂气氛搞的像个马戏团似的。所以,在心里多少有点烦他.有一次,上课时我请同学起来朗读诗歌,刚读完,他居然一边大声地说:“好诗,好诗„„”一边带头鼓掌,全班顿时笑作一团,整个课堂一片混乱,弄的我哭笑不得,还不得不终止讲课,先维持课堂秩序。一节课下来,他这样多折腾几次,上课的时间就被耽误了不少,而且常常是我正讲的兴高采烈的时候不得不沉下脸来警告他。于是,我找他谈话,他却理直气壮的对我说:“我这还不是帮你活跃课堂气氛啊,你不愿意啊?那我以后不说话就是。”上课了,他果真不再“耍宝”了,我这才知道,原来他的不说话就是不听课了,他做他的:睡觉、开小差,我讲我的。可是不听课也不行啊,我又找他谈话,他居然反问我:“不是你要我不说话的吗?我没有再干扰课堂了啊!”就这样,反反复复的,一会听会课,一会又开始“耍宝”,一会又上课开小差。说放弃他吧可惜,谈话吧他又油盐不进,我自己也倍感头痛。心中对他的那点热情渐渐消退.很快高二文理分科了,我仍旧是他们班的语文老师。他坐在最后一排,仍然和高一时一样在“混”。第三册的语文书上要求背诵的课文很多,第一单元一开始就要求背诵古诗了,为了督促学生背书,我每天上课都要抽查背诵,自觉的同学可以流利的背诵,可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有些同学做不到当天背诵,经常都是背不了。我抽了他几次,他一首也背不了,但他在周记里写到当别人都能背,而自己却背不出来的时候,心里感觉很没面子,很尴尬。有一天,我讲完了《客至》然后要求学生们马上背诵,并说:“我们看看谁背的最快!”大家就噼里啪啦的开始背书了,过了一会儿,我开始问:“好,谁能背了?”那天的时间的确有点紧,所以几个平时背书比较快的同学都低下了头,突然有人在最后一排举起了手,我一看是他,不大相信他能背,可是全班就他一个人举了手,我还是抱着一线希望请他起来,没想到他居然很流利的就把这首诗给背完了,全班同学都一起为他鼓起了掌,我非常惊讶也非常高兴,马上当着全班的面表扬了他,他也是满面笑容,看得出来他对自己今天的表现很满意,大概还觉得为自己以前的失败挣回了面子。看着他兴奋的表情我灵机一动,课后赶紧趁热打铁找他谈话,又一次表扬了他今天的表现,并鼓励他以后好好学习语文。最后我问他:“你觉得课文难背吗?”他说:“不难,一会就能背了。”我说:“那好,以后上课我可要经常抽查你啊!”他说:“行啊,我保证每次都能背。”这次谈话后,从第二单元近体诗开始,我每次讲完一首诗歌在要求背诵时,我总是会第一个抽他起来背书,果真他每次都能熟悉的背诵,后来一谈到谁最先来背书,全班同学都知道要推荐他。当然,我每次都不忘在他背完后表扬他,让全班同学都向他学习。他自己在周记中写到:“现在对语文非常有兴趣,非常有自信,背书也背的特别快。”我也不记得是从哪一天开始了,他上课在认真地听讲,课后认真地背书,甚至连练习册上的作业也是在我讲之前就做好了,比起以前真的转变太大了。因为他的转变我感到很欣慰,没想到当时简单的一句话,简单的肯定,换来了如此大的效果,改变了他对语文的学习态度。从他的身上,我发现教学中,不单需要课堂上丰富多彩的语言,还需要去发现每一个在座的学生身上的优点,那个优点可能是很小的一个亮点,但是我们要想办法把它无限扩大,对它加以肯定,让学生从这一点上获得成就感,找到自信,从而培养对学习的兴趣,转变对学习的态度。教师的魅力在于当时只播下一粒小小的种子,有一天却能长成参天的大树.离下课约还有五分钟,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时,我正和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讨论练习1中成语的意思,大家说得头头是道,我也暗自高兴。理解完“卓尔不群”的意思,我发现韦同学正低着头,瞧她的神态,思想已游离于课堂之外。顿时,内心深处涌起一丝不满,怎么搞的?于是,我不由自主地请她重复一下“卓尔不群”的意思,真实的想法是“惩罚”她一下。听到我叫她,她连忙抬起头环顾四周,然后扭扭身子,慢吞吞地站了起来,低头看了看书,又抬头看了看我,课堂上出现了短暂的沉默。我暗自思索:是让她坐下去了事呢?还是继续?对,关注一切学生的发展,我只要加以引导,她一定会知道。“那‘群’是什么意思?”我降低问题的难度。原以为教学即将顺利进行,可谁知她抬起头,扫了我一眼,牙齿咬住嘴唇又低下了头。我耐住性子,重复了我的问题,这下她涨红了脸,但仍旧没吐出半个字,周围却想起了窃窃私语声。我暗自提醒自己:耐心!“那你能用‘群’组个词吗?”我满怀希望,因为在我看来,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