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doc

高中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5,112.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2,3,4,6,8,9,10,12,13,14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7,15A级基础练1.(2016云南玉溪期中)种群数量增长数学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是(A)A.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检验或修正数学模型B.观察并提出问题→根据实验数据,用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提出合理假设→实验检验或修正数学模型C.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D.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检验或修正数学模型解析: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是第一步: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第二步:提出合理的假设。第三步: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第四步: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2.(2016四川成都月考)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即K值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b点之前;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在环境阻力下因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量;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200。3.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1990年紫茎泽兰侵入我国四川凉山地区后,泛滥成灾,其增长曲线近似于“J”型B.对农作物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大于K值C.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D.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解析:外来物种入侵后,在短时间内由于缺乏天敌、环境适宜等,其种群数量呈近似于“J”型增长,A正确;K值是指环境容纳量,对农作物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大于环境容纳量,B正确;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C正确;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可能呈“J”型增长,但若环境不适应时,表现为数量减少,D错误。4.(2016云南玉溪期中)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D)A.d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B.“竭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D.c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与环境容纳量无关解析:d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竭泽而渔”会使鱼的种群数量过少,小于K/2,种群的增长速率很低,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的老鼠,使其数量降至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故其种群数量很快就能恢复原状;c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与环境条件有限相关,与环境容纳量有关。5.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假如某动物种群数量在2001年是20只,2002年发展到40只,2003年发展到80只,那么2007年该动物的种群数量是(B)A.640只B.1280只C.2560只D.5120只解析:种群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呈“J”型增长,根据题意可知λ等于2,由公式Nt=N0λt可得N6=20×26=1280(只)。6.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图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λ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第1年乌鸦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B.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C.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大D.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解析:图示乌鸦种群数量第一年λ值大于1,说明1年内该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组成是增长型,A正确。第3年至第9年的λ值小于1且不断变化,故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无法确定,B错误。第1~3年乌鸦种群数量不断增大,第3年乌鸦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C错误。图示6年以前乌鸦种群的λ值不断减小,因此乌鸦种群数量在前6年不为“J”型增长,D错误。7.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方法是(B)A.取样计数前要静置一段时间后再取样B.将盖玻片盖在计数室上后,从盖玻片边缘滴加酵母菌培养液C.若取样的小方格中酵母菌过多,可选择邻近的一个小方格计数D.对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只计数上下两条界线上的酵母菌解析:取样计数前要先将培养液轻轻振荡几次,使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