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 岳麓版必修一专题四 辛亥革命(共18张PPT)-经典通用课件资料.ppt
上传人:石头****海海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7M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三一轮复习 岳麓版必修一专题四 辛亥革命(共18张PPT)-经典通用课件资料.ppt

高三一轮复习岳麓版必修一专题四辛亥革命(共18张PPT)-经典通用课件资料.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概念鉴定一、辛亥革命的背景二、辛亥革命的经过[论从史出]根据材料概括《临时约法》的内容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六条人民得享有下列各项之自由权……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二十九条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总揽行政事务。第四十八条法院以临时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之,行使司法权第十九条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辅佐临时大总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以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多角度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目的: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目的),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目的)。(2)内容:国家主权的归属及人民拥有的自由权利和义务,确立起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保证民主共和制度,实行责任内阁制。(3)原则:体现了西方的启蒙思想,如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孟德斯鸠);人民主权(卢梭);天赋人权(伏尔泰)等。(4)评价: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②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③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各抒已见由于这次革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妥协,没有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致使革命果实落入了袁世凯手中,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运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的影响(《全优课堂》归纳提升)补充.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主要内容有:编练“新军”;发展工商业;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改革官制;制定现代法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自由发展,推动了中国法律、政权机构、中国军队的现代化。但也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导致了北洋军阀的崛起,方便了列强的经济侵略。2018年题组1.(2018.4·浙江高考·27)【加试题】20世纪初叶,出版于上海的某论著说:“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颡裂喉,以鸣于我同胞前曰: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上述言论意在()A.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振奋国民精神B.再举斗争旗帜,掀起“二次革命”C.呼呼以革命方式唤起“亚洲觉醒”D.说明以上书请愿办法改革政治行不通2.(2018·江苏高考·8)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3.(2017·海南高考·10)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事、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4.(2017·上海高考·15)“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此政府公报应发布于()A.洋务运动前后B.百日维新期间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以后2016年题组5.(2016·北京高考·17)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9和图10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6.(2016·上海高考·24)“国体初建,民权未张,是以野心家竟欲覆民政而复帝制……所幸革命之元气未消,新旧两派皆争相反对帝制自为者,而民国乃得中兴。”这段文字写于()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7.(2013·课标全国Ⅰ,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图库用法指导常用字列表TMG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