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护理”离家庭还有多远.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居家护理”离家庭还有多远.doc

“居家护理”离家庭还有多远.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居家护理”离家庭还有多远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家庭对护理的需求将出现“井喷”。但是,在发达地区早已相当成熟的“居家护理”服务,在南京基本还是空白。这里面,有观念因素,有政策限制,也有现实环境的制约。业内专家呼吁,建立由家庭护士、家庭护理员及社区基本护理服务共同构成的多层次居家护理格局,已经迫在眉睫。一名内退资深护士的“角色”困惑上周六早晨7点钟不到,李秋萍(化名)拎上护理箱,急急忙忙出门了。李秋萍49岁,在我市一家企业医院担任了多年护士长。不过,今天她并不是去医院上班。她说,她现在的角色是“家庭护士”,也就是到病人家里,提供居家护理服务。两年前,李秋萍所在的企业医院改制,没到退休年龄的她不得不接受“内退”。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压力,她开始四处找工作。然而,虽然临床经验丰富,但毕竟年龄大了,一般的医疗机构更愿意聘用年轻护士。直到有一天,一位重病卧床的老人急需懂医疗护理的人员,朋友把她介绍了过去。这位老人不久前罹患脑中风,刚从医院转回家中,插着鼻饲管、导尿管。虽然请了一个保姆、一个护工,但子女觉得护理得不理想。“这样卧床病人的护理,需要一定医疗知识和临床经验。”李秋萍说,以鼻饲管护理为例,喂食之前要检查鼻饲管在不在胃里面,鼻饲液要打成稀糊状,进食前后要加喂温水以防堵管,鼻饲之后病人不能马上翻身;导尿管则要每天消毒,防止堵塞、逆流等。她负责护理后,病人的简单静脉输注和医生为他拟定的康复计划,都可以在家完成。翻身、防褥疮和口腔护理等简单的生活护理,则由她指导保姆完成。从那以后,李秋萍已经多次接到这样的“居家护理”聘请,短则十天半个月,长则两三个月。每日工作时间也不一,有时6至8个小时,也有需要24小时照看的,这时她需要找人来倒班。护理费用按天算,便宜的300元一天,最高的达到每天500元。尽管在病人家里干着护士的活儿,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角色”,李秋萍自己也困惑着。“居家护理”在南京基本还是空白其实,李秋萍这样的角色,在国际上被称为“家庭护士”,是一种相当普遍而又十分重要的职业。南京护理学会理事长陈湘玉说,现代护理学早已超出医院护理的范畴,向社区照护、居家护理的“大护理”延伸。“家庭护士”在欧美及港澳台地区十分常见,不仅解决了大量慢病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也缓解了大医院的压力。以中国香港为例,几年前香港政府推广家庭护士计划,现今已收到良好效果。著名的“老人邨”荔景邨两年内到急诊室求诊人次下降了31%,住院日数更降低了73%。在中国台湾,“家庭护理”形成了健全的服务体系。这一体系由“家庭护士”和“家庭护理员”组成,有需要的家庭可以向卫生机构下属的“长期照护中心”提出申请,经审批合格后,由中心派出“家庭护士”或“家庭护理员”进入家庭服务,患者不必为诸如更换导尿管之内的小问题再往返奔波。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在南京,“家庭护士”、居家护理的潜在需求很大。在一家银行工作的魏悦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要照顾10多岁的孩子。最近,家中两位老人慢性病发作,相继在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出院,结果引发了家庭矛盾。老人希望他们小两口照顾,可是,他们本身上班就忙,还要照顾孩子,结果换了几个保姆老人都不满意。于是,他们托人到处打听想找一位从事家庭护理的护士,但没能如愿。魏悦一家面临的窘境具有普遍性。最新发布的《2011年度南京人口研究报告》显示,我市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达9.20%,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2010年国家老龄办开展的“全国失能老年人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占总体老年人口的比例达19.0%。以此推算,我市的失能老年人超过15万人。而南京每个家庭平均人口只有2.77人,家庭养老照护的负担十分沉重。有专家预计,未来10年居家护理需求将出现“井喷”。但眼下在南京,像李秋萍这样能胜任“居家护理”工作的“家庭护士”数量极少,而且没有组织,没有管理,处于“散兵游勇”状态。陈湘玉说,南京护理学会一直想推动“居家护理”发展,还以学会名义注册成立了一家名为“圣洁护理中心”的护理服务中介机构。但中心目前只限于为各大医院推荐待业护士,尚没能将触角延伸到家庭。“‘家庭护士’和‘居家护理’在南京基本还是空白,”上海擎浩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上海企业,在当地已开展了“护士进家庭”的派遣服务。最近,该公司想在宁探索家庭护士居家护理模式,但公司副总经理刘瑜告诉记者,具体实施起来面临的障碍还不少。“家庭护士”进家庭面临多重困难虽然“打游击”的收入并不低,但李秋萍最近还是在留意找单位。她说,毕竟做“家庭护士”收入不稳定,而且自己接触病人的渠道有限,要是找不到新雇主,就只能在家呆着。此外,她也坦言,现在这个状态心理上还是有些“弯”拐不过来。“在医院,穿着护士服,感觉是个正当职业,在病人面前一般也挺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