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埋场的防渗.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4.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填埋场的防渗.ppt

填埋场的防渗.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防渗系统的设计要满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要求。场底防渗系统的功能将垃圾渗滤液封闭于填埋场之中,使其进入渗滤液收集系统,防止其渗透流出填埋场之外污染土壤和水体控制填埋场气体的迁移,使填埋场气体得到有控释放和收集,防止其侧向或者向下迁移到填埋场之外控制地下水防止其入填埋场导致渗滤液量的大量增加。一、防渗方式天然防渗天然防渗材料主要有黏土、亚黏土、膨润土等。改良型衬里改良型衬里是指将性能不达标的亚黏土、亚沙土等天然地质材料通过人工添加物质改善其性质,以达到防渗要求的衬里。人工合成膜防渗天然无机防渗材料、无机与有机复合防渗材料和人工合成防渗材料要求防渗材料的渗透系数<1.0×10-7cm/s(《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天然无机防渗材料主要有粘土、亚粘土、膨润土等。因为来源广泛、经济,过去被视为唯一的防渗材料,目前仍在许多国家使用。天然粘土类衬层及改性粘土类衬层的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10-7cm/s,且场底及四壁衬里厚度不应小于2m天然粘土防渗材料的技术要求在最佳湿度条件下,当压实度达到90~95%时,渗透性很低的粘土可以作为填埋场的衬层材料。满足下列条件的粘土适宜作为衬层材料液限在25~30%,塑限10~15%;(液限-黏质土流动状态与可塑状态间的界限含水率,塑限-黏质土可塑状态与半固体状态间的界限含水率)。小于0.074mm的颗粒占40~50%;粒径小于0.002mm的粘土含量在18~25%。人工改性防渗材料主要是在当填埋场附近没有合适的粘土资源或粘土的性能达不到防渗要求时,将亚粘土、亚砂土等进行人工改性。改性添加剂主要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种,有机添加剂包括一些有机单体(如甲基脲等)的聚合物;无机添加剂主要有水泥、石灰、粉煤灰和膨润土等。无机与有机复合防渗材料主要是指聚合物水泥混凝土(PCC)防渗材料,沥青水泥混凝土也属于该类材料。它是将聚合物掺入水泥混凝土中提高其抗渗性能和抗碳化性能,其渗透系数可以低于10-9cm/s。人工合成有机防渗材料主要有塑料卷材、橡胶、沥青涂层等,常称为柔性膜。常用的柔性膜有HDPE(高密度聚乙烯)、LDPE等(详见教材表8-2),应用最普遍的是HDPE膜柔性膜有极低的渗透系数,通常可达10-11cm/s土工布一种非织造土工用织物,称为土工布或无纺布。根据粘合方式分为:热粘合、化学粘合和机械粘合作用:保护土工膜三、防渗结构单层防渗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防渗层(含防渗材料及保护材料)、基础层、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单层防渗结构的设计结构HDPE膜+压实土壤复合防渗结构HDPE膜+GCL复合防渗结构HDPE膜单层防渗结构压实土壤单层防渗结构HDPE膜+压实土壤的复合防渗结构1)HDPE膜上应采用非织造土工布作为保护层,规格不小于600g/m2;2)HDPE膜的厚度不小于1.5mm;3)压实土壤渗透系数不得大于1×10-9m/s,厚度不得小于750mm。HDPE膜+GCL复合防渗结构HDPE膜上应采用非织造土工布作为保护层,规格不小于600g/m2;HDPE膜的厚度不小于1.5mm;GCL的渗透系数不得大于1.5×10-11m/s,规格不得小于4800g/m2;GCL下应采用一定厚度的压实土壤作为保护层,压实土壤渗透系数不得大于1×10-7m/s。HDPE膜单层防渗结构HDPE膜上应采用非织造土工布作为保护层,规格不小于600g/m2;HDPE膜的厚度不小于1.5mm;压实土壤渗透系数不得大于1×10-7m/s,厚度不得小于750mm。压实土壤单层防渗结构1)压实土壤渗透系数不得大于1×10-9m/s2)厚度不得小于2m双层防渗结构从上到下为: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主防渗层(含防渗材料及保护材料)、渗漏检测层、次防渗层(含防渗材料及保护材料)、基础层、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技术要求主防渗层和次防渗层均应采用HDPE膜作为防渗材料,HDPE膜厚度不应小于1.5mm2)主防渗层HDPE膜上和膜下应采用非织造土工布作为保护层,规格不得小于600g/m23)次防渗层HDPE膜上宜采用非织造土工布作为保护层,HDPE膜下应采用压实土壤作为保护层,压实土壤渗透系数不得大于1×10-7m/s,厚度不得小于750mm。4)主防渗层和次防渗层之间的排水层宜采用复合土工排水网垂直防渗系统终场防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