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科学理论的本质“理论讨论的是事件怎样发生和为什么发生。社会学理论讨论就是人类的行为、互动和组织。┈┈所有的社会学家都会同意,理论就是力求解释社会的过程和因果关系。”(特纳2007:1)“就社会学研究而言,理论解释关注的不是特定经济体系,而是一般意义上生产和分配的动力学,同样,科学理论关注的不是某一独特政体,而是作为基本社会力量的权力之特征。或者,进一步说,理论关注的不是特定条件下人们的具体行为和互动,而是一般意义上人类行为的本质。因此,理论的目标总是发现那些构成具体事件的潜在力量”(特纳2007:2)1、科学理论产生的前提(特纳2007:2)(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具有基本属性或特征,我们用它来解释具体环境下事件的变化。(2)理论的目标总是去寻找构成具体事件的潜在力量。2、科学理论的特征(特纳2007:2)(1)科学理论表述抽象,超越具体经验,寻求事物一般属性和过程。(2)科学理论表述更规范,这种用语要中性、客观和明确。(3)科学理论可以在不同情形下用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3、科学理论与经验事实之间的关系(1)两者相符,接受理论。(2)两者不符,要么抛弃理论要么修正理论。(3)同一事实,多种理论解释,如何选择。案例:所有天鹅是白色的,有一只黑天鹅,理论与事实如何判别?“科学是发展、检验、拒绝、修正或保留理论的相当缓慢的过程,目的是要获得较好的理论。如果没有规范的陈述、没有通过经验事实的检验,理论就会变得自我证明和自我包容,并只会反应个人偏见、意识形态倾向或者宗教信念”(特纳2007:2)4、科学理论价值中立受到的三个批判(特纳2007:4)(1)研究者分析社会现象都是站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位置和主观意愿上,这就会影响到研究者选择问题和解释事实的方向,我们关于‘应然’的想法会不可避免进入研究,科学理论价值中立不可避免。(2)研究者从事社会学研究会把现实当作不可避免,这样就会使关于社会现状的理论变成为一种意识形态。(3)我们可以改变社会生活中的本质,因此并不存在有关人类社会组织的永恒法则5、科学理论价值中立提出的策略(特纳2007:4)(1)研究者本人可以通过反省方式来克服意识形态的渗透。(2)科学理论在于挖掘关于世界驱动力的学说,探讨这种学说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的过程,这并不会把现状合法化。(3)人类虽然可以改变世界,但并不能改变那些型塑社会组织的一般的、基本的社会力量。4、理论框架(1)元理论模式元理论模式的特点:比一般理论综合性更强;涉及理论建构过程中的一般问题,是建构一个理论的基本前提。元理论模式的内容:理论陈述中的基本假设;把理论陈述组合成理论格式的方法;理论格式和理论陈述产生的知识类型。(特纳2007:8-9)(2)分析模式:自然主义模式和敏感化模式自然主义模式和敏感化模式的区别:前者认为整个社会领域是一个无穷的过程,研究者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和社会领域同构的抽象概念体系;后者则怀疑社会领域社会领域是否永恒不变,而概念体系则是暂时的和敏感化的,除了一些一般性的概念范畴,模式要灵活可以根据变动的经验世界来做出相应修正(特纳2007:10).1.1公理型命题模式包含的要素:(1)一组概念,既包括高度抽象概念也包括相对具体的概念;(2)有一套现存的理论陈述,这些陈述描述了运用这些概念和命题的情况类型同时又构成理论的范畴条件;(3)命题模式表现出一定的等级序列,等级顶端是高度抽象的陈述,次一级是定理(特纳2007:10)。(4)模型模式模型就是在视觉空间中排列一些概念进而展示重要的社会过程,它是对社会事物的一种图示,“任何模型图示的要素应该包括:1)描述并突出整个事物某些特征的概念,2)概念在视觉空间上的布局,以反映事物发生的先后顺序,3)联结概念的各种符号,如线条、箭头、矢量,等等。模型的要素可在某些方面有所侧重;也可以用来表示事物在时间上的连续过程;或者表示复杂的关系模式,如木桶效应、临界效应、反馈圈、交互作用、循环以及事物间相互影响的其他可能方式”(特纳2007: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