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Ⅰ》课程教学大纲本课程大纲是以2011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编制的。课程教学目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必修的主干课程。它与《中国古代文学史》相联系,系统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把握其精神内涵,领会其艺术精髓,准确地理解文学史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丰厚遗产,培养大学生深厚的文化素质。课程教学要求:(1)本课程与《中国古代文学史》同步,二者关系密切,必须结合《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本课程。本处理好文学史和文学作品二者之间的关系。(2)本课程涉及的作品众多,要求熟练掌握作家作品的相互归属及其所属年代,著名作家的主要字号、别集名及其所属流派,掌握节选作品的原书出处,著名作家作品的并称,著名作家作品的文学史地位,各种常用文体并认知作品所属文体类别。(3)作品分讲授篇目与阅读篇目,讲授篇目下列讲授内容,阅读篇目仅列出篇目。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编先秦文学作品第一章《诗经》一、《诗经•关雎》1、关于《关雎》的主题;2、关于抒情主人公。3、《关雎》艺术特点:清晰的情感历程;巧妙的比兴手法;动人的情感描写。专题讨论题:《关雎》与中国爱情叙事学模式。二、《诗经•伯兮》1、《伯兮》与《诗经》的思妇主题(与《卷耳》比较)。2、《伯兮》的艺术:层层推进的情感;反跌对比的结构;鲜活灵动的形象。专题讨论题:简析“杲杲出日”一章与第一章的情感的逻辑关系。三、《诗经•采薇》1、《采薇》与《诗经》的戍边诗。2、《采薇》的内容分析:前三章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之因。中间两章追述紧张的战斗生活。最后一章由追忆过去转入眼前。3、《采薇》的艺术:兴与赋的结合;概括与具体描写结合;写景的翻进一层。4、《诗经》重章叠句的手法、赋比兴的关系。专题讨论题:(1)《采薇》中的“兴”与“赋”有何关系?(2)从《姜斋诗话》对“昔我往矣”一章的评价,分析其艺术特点。四、《诗经•生民》1、内容与结构具体分析。后稷的孕育、诞生与生后所遭受的种种磨难;后稷对农业生产的巨大贡献,被封邰地,以及对祭祀礼仪规范;后稷精心祭祀的场面。2、两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的争论,以及所反映的历史影像;后稷被弃的争论,以及被神化的原因。3、一个基本史实问题:本诗所反映的周民族与农业文明的关系。专题讨论题:(1)简析《生民》的史料价值。(2)重难点:如何从神话传说的描写中剥离初历史的面貌。第二章《楚辞•离骚》五、《楚辞•离骚》1、《离骚》的解题与创作时代。2、《离骚》的思想。司马迁的评价;忠君爱国;美政理想。3、《离骚》所创造的诗人自我形象。形象的三个基本层面:高士形象、文人形象、政治家形象;形象的具体分析。4、《离骚》的艺术。从象征手法上看;从抒情体制上看;从笔法句式上看。专题讨论题:(1)简析《离骚》“香草美人”对比兴手法的发展。(2)谈谈你对《离骚》抒情结构的理解。(3)《离骚》的语言特点。六、《楚辞•山鬼》1、《山鬼》与屈原其他作品。《九歌》与楚地民歌;《九章》与屈原思想生平。2、《山鬼》形象与主题。关于《山鬼》形象主题的几种争论;人神恋歌。3、《山鬼》内容与艺术。结构与层次;人物与心理;抒情与写景;衬托与渲染。4、《楚辞》的流变。专题讨论题:简析山鬼主人公形象与主题。第三章历史散文七、《左传•宮子奇諫假道》敍事脈絡清楚:複假--諫對---弗從--以其族行---滅虢--襲虞;說理透徹的艺术。2、从《晋楚城濮之战》看《左传》的叙事艺术:叙事结构完整曲折;叙述线索明暗交错;事件剪裁详略结合。3、人物的语言与形象。文中主要人物子玉、先轸、子犯、栾枝均是通过各自的语言透出其个性与性格特点。专题讨论题:从《晋楚城濮之战》看《左传》的叙事艺术。八、《左传•烛之武退秦师》1、事件发生的有关背景材料。“晋侯秦伯围郑”的原因;有关“无礼于晋,且贰于楚”的历史;“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的几个史料。2、文章的结构。短文结构的完整性;短文结构的起伏性。3、记言的艺术。烛之武追述人生时平静中所饱含的勃郁不平之气;烛之武外交辞令的艺术技巧——从论说角度、论说层次、论说语气三方面分析。专题讨论题:从《烛之武退秦师》看《左传》的辞令艺术。九、《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说秦》1、结构与主题。本文以苏秦追求失意、落魄苦读、走向辉煌的人生三个阶段为结构层次,通过人生际遇的变化以及前后所受到世人的不同待遇,揭示了金钱和权力对人性的异化。2、语言与文势。本文通过排比、对举、对偶、夸饰、语气短促等艺术表现手法,行成了《战国策》雄辩恣肆,纵横捭阖的文风。3、对比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