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节赏析表达技巧散文一般都很讲究表达技巧的恰当运用,高考试题通过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可以直接考查学生的阅读品位。一般说来,散文的表达技巧有四个方面:1.作品中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如描写的技巧、叙述的技巧、抒情的技巧等。2.作品中运用表现手法的技巧,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抑扬(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以及人称的运用等。3.作品布局谋篇的技巧,如构思的技巧、线索设置的技巧、交代和照应的技巧等。4.语言表达的技巧,如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语言风格和特色等。而对语言特色的鉴赏则又往往与表达技巧混合在一起,单纯地考查语言特色往往是就文中某个段落或段落中的某几个句子进行鉴赏。鉴赏可从炼字、炼句、运用手法及语言风格等几方面展开。1.文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2.文章描写××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3.文章写××大多用第×人称,后文却改用第×人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赏析。4.请从表达方式(或语言特色)的角度赏析某段。5.文章开头(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例如:1.(2014·天津卷)文中插叙“童年打枣”的场景有什么作用?2.(2015·山东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3.(2015·天津卷)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叠音词的运用有何效果?[方法点拨]1.理解技巧,区分概念①从表达方式角度: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叙述顺序的安排,倒、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肖像、心理描写,侧面、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②从表现手法角度:是否运用了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手法。③从结构安排角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④从语言特色角度:a.句式选用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b.手法运用修辞格的选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顶真、互文、反语。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多角度描写,色彩方面,动静方面,点面结合,细描和白描等)。c.整体风格整体的语言风格: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2.审清题干,多层分析如果是局部鉴赏,则优先从修辞手法角度切入,其次是表现手法和语言。在每一个角度切入后还要注意多种技巧的运用。如果是整体鉴赏,则优先从表现手法角度切入,其次是表达方式。至于修辞手法和语言,除非整体、主要、显著的角度确实存在,才可切入鉴赏。3.掌握术语,熟记作用要熟记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术语,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反衬等。了解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形象类修辞的作用是使文章形象生动,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第二人称能使抒情更强烈感人,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同时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题,点明了主旨等。4.结合内容,有赏有析分析鉴赏表达技巧,一定要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还要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因为任何表达技巧都是为突出中心服务的。[答题步骤]第一步,明确运用了什么技巧。第二步,结合具体文段分析表现了什么内容。第三步,点明具体效果。(注意联系主题思想)具体操作过程可根据题干要求灵活处理。[小贴士](2015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云和梯田张抗抗传说中“中国最美的云和梯田”,隐匿于浙西南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峰深处,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倏然甩出一角空地。人已在山腰,朝山下的开阔谷地望去,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山坡,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阳光迎面扑来,俯视崇头镇外的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露天体育馆。若是早几个时辰,此处可见著名的“云和梯田日出”奇景。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来。此时,眼前那些高低起落、依次递接的田畔,或大或小或长或短,依山就势形状各异,顺着山坡一块块不规则地蜿蜒开去。一层层沉降,通往山洼里黑瓦白墙的小村落;一层层升高,则通往山顶的云端去了。远眺层层梯田,犹如面对着一座盘旋陡立的天梯。正是清明时节,梯田已开始灌水,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箜箜作响,犹如节律均匀的弹拨乐。山水自上而下流入,即使是再小的田池,边缘都留有缺口,一畦注满,便自动流向下一层的田畔,有如大江大河里一级级的“梯级电站”。田畔蓄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