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防雷接地等电位联结漏电保护电磁兼容雷电的形成过程可分为气流上升、电荷分离和放电三个阶段。在雷雨季节,地面上的水分受热变成蒸汽上升,与冷空气相遇之后凝成水滴,形成积云。云中水滴受强气流摩擦产生电荷,小水滴容易被气流带走,形成带负电的云;较大水滴形成带正电的云。由于静电感应,大地表面与云层之间、云层与云层之间会感应出异性电荷,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值时,即发生雷云与大地或雷云与雷云之间的放电。第一节防雷2、雷电的类型感应雷击是由静电感应或电磁感应引起的。感应雷会引起过电压,可能引起火花放电,造成火灾或爆炸,并危及人身安全。据调查统计,供电系统中由于雷电波侵入而造成的雷害事故,在整个雷害事故中占50%-70%。球形雷的形成研究还没有完整的理论,通常认为它是一个温度极高的特别明亮的眩目发光球体,直径为10~20cm或更大。球形雷通常在电闪后发生,以每秒几米的速度在空气中漂行,它能从烟囱、门、窗或孔洞进入建筑物内部造成破坏。二、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三、建筑物防雷装置的组成所有接闪器都必须经过接地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相连接。避雷针(1)当避雷针高度h小于或等于滚球半径hr时①距地面hr处作一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线。②以避雷针针尖为圆心,以hr为半径,作弧线交平行线于A、B两点。③分别以A、B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该两条弧线上与避雷针尖相交,下与地面相切,再将此两条弧线以避雷针为轴旋转180°,形成的圆弧曲面体空间就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第一节防雷【例7.1】某厂有一座二类防雷建筑物,高10m,其屋顶最远一角距离高50m的烟囱为15m远,烟囱上装有一根2.5m高的避雷针。试用“滚球法”验算此避雷针能否保护这座建筑物。第一节防雷避雷带和避雷网法拉第笼“鸟巢”表面没有一般大型建筑上的避雷针。它的钢结构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遭到闪电袭击时,钢结构就成为一个巨大的接收闪电装置。“鸟巢”内几乎所有的设备都与避雷网做了可靠连接,雷电来临的瞬间,能顺利将巨大电流导入地下,保证了场馆自身、仪器设备和人身安全。它适于安装在建筑物的屋脊、屋檐(坡屋顶)或屋顶边缘及女儿墙(平屋顶)等处,对建筑物易受雷击部位进行重点保护。212223②暗装2、引下线断接卡明敷引下线与断接卡暗敷引下线与断接卡暗敷引下线,明装连接板自然接地体即兼作接地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如建筑物的钢结构、行车钢轨、埋地的金属管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管道除外)等。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m。人工垂直接地体间的距离及人工水平接地体间的距离宜为5m,当受地方限制可适当减小。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0.8m。接地线人工垂直接地极与水平接地母线的焊接四、避雷器第一节防雷管式避雷器的基本元件是安装在产气管内的火花间隙,间隙由棒型和环型电极构成。管式避雷器由灭弧管内间隙和外间隙组成。灭弧管一般用纤维胶木等能在高温下产生气体的材料制成。当雷电波过电压来临时,管式避雷器的内、外间隙被击穿,雷电流通过接地线泄入大地。接踵而来的工频电流产生强烈的电弧,电弧燃烧管壁并产生大量气体从管口喷出,很快地吹灭电弧。同时外部间隙恢复绝缘,使灭弧管或避雷器与系统隔开,系统恢复正常运行。第一节防雷第一节防雷第一节防雷第一节防雷目前各国制造的磁吹避雷器主要有以下两种:FCD型----保护旋转电机电压一般2-15KVFCZ型----保护变电站设备电压一般35-500KV高压电动机防雷保护的接线示意图指省级的重点建筑、可能遭受雷击的建筑物。第一节防雷一级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1)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网),使被保护的建筑物的风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体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避雷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10m×10m或12m×8m。2)独立避雷针的杆塔、架空避雷线的端部和架空避雷网的各支柱处应至少设一根引下线。对用金属制成或有焊接、绑扎连接钢筋网的杆塔、支柱,宜利用其作为引下线。3)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的支柱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建筑物及与其有联系的管道、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m。4)架空避雷线至屋面和各种突出屋面的风帽、放散管等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m。5)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应有独立的接地装置,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适当增大冲击接地电阻。第一节防雷第一节防雷当建筑物高于30m时,应采取防侧击雷的措施1)从30m起每隔部大于6m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2)3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3)在电源引入的总配电箱处装设过电压保护器。二级防雷建筑物第一节防雷第一节防雷第一节防雷第一节防雷三级防雷建筑物第一节防雷第一节防雷第二节接地第二节接地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