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络课程学习计划.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新网络课程学习计划.doc

最新网络课程学习计划.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网络课程学习计划(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网络课程学习计划为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层次,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特制订学习计划如下:一、学习目标通过网络学完本科课程和教育理论、学校管理等内容。二、学习时间1、周一至周五,每天晚上7:30-9:00学习一个半小时。2、周六、周日,学习六个小时。4、每天上网学习相关资料1个小时。5、每天用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阅读当天报纸、杂志,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新闻、政策形势,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三、学习内容专业课程《大学英语I》《计算机应用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统考》《网上学习导论》《数字电路》《英语统考》1、每天坚持上网学习2个小时以上,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2、利用周六、周日加强学习。3、定期完成布置的作业.四、学习原则1、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2、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做到学习与工作有机统一,努力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3、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通过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来提高的业务水平,通过不断实践来丰富工作经验,把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升华为思维模式的更新,进而转化为工作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通过学习,有效解决在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真正使思想有明显提高,作风有明显转变,工作有明显推进。4、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用学习来提高实践能力,用实践来验证学习效果。网络课程学习记录表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年月日学生自主学习计划课程名称学习内容时间安排自主学习过程记录表课程名称:时间学习项目内容月日至月日月日至月日月日至月日月日至月日月日至月日其他学习项目次数学习项目内容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QQ讨论收发E—mail小组活动网上浏览学生自主学习笔记课程名称:第3章交换技术主要内容:1、线路交换2、分组交换3、帧中继交换4、信元交换一、线路交换1、线路交换进行通信:是指在两个站之间有一个实际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是结点之间线路的连接序列。2、线路通信三种状态: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3、线路交换缺点:典型的用户/主机数据连接状态,在大部分的时间内线路是空闲的,因而用线路交换方法实现数据连接效率低下;为连接提供的数据速率是固定的,因而连接起来的两个设备必须用相同的数据率发送和接收数据,这就限制了网络上各种主机以及终端的互连通信。二、分组交换技术1、分组交换的优点:线路利用率提高;分组交换网可以进行数据率的转换;在线路交换网络中,若通信量较大可能造成呼叫堵塞的情况,即网络拒绝接收更多的连接要求直到网络负载减轻为止;优先权的使用。2、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主要差别: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要限制所传输的数据单位的长度.报文交换系统却适应于更大的报文.3、虚电路的技术特点:在数据传送以前建立站与站之间的一条路径。4、数据报的优点:避免了呼叫建立状态,如果发送少量的报文,数据报是较快的;由于其较原始,因而较灵活;数据报传递特别可靠。5、几点说明:路线交换基本上是一种透明服务,一旦连接建立起来,提供给站点的是固定的数据率,无论是模拟或者是数字数据,都可以通过这个连接从源传输到目的。而分组交换中,必须把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才能传输。6、外部和内部的操作外部虚电路,内部虚电路。当用户请求虚电路时,通过网络建立一条专用的路由,所有的分组都用这个路由.外部虚电路,内部数据报.网络分别处理每个分组.于是从同一外部虚电路送来的分组可以用不同的路由。在目的结点,如有需要可以先缓冲分组,并把它们按顺序传送给目的站点。外部数据报,内部数据报.从用户和网络角度看,每个分组都是被单独处理的。外部数据报,内部虚电路.外部的用户没有用连接,它只是往网络发送分组。而网络为站之间建立传输分组用的逻辑连接,而且可以把连接另外维持一个扩展的时间以便满足预期的未来需求.三、帧中继交换1、X。25特性:(1)用于建立和终止虚电路的呼叫控制分组与数据分组使用相同的通道和虚电路;(2)第三层实现多路复用虚电路;(3)在第二层和第三层都包含着流控和差错控制机制。2、帧中继与X。25的差别:(1)呼叫控制信号与用户数据采用分开的逻辑连接,这样,中间结点就不必维护与呼叫控制有关的状态表或处理信息;(2)在第二层而不是在第三层实现逻辑连接的多路复用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