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0十六年前的回忆1、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光荣传统;《十六年前的回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1927年4月6日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被捕后,他受尽了敌人的严刑拷打,但他始终无所畏惧,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自学提示:阀娱僻怖宪胖刑押舅绞多音字默读课文并思考:1、作者回忆的是一件什么事情?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成四段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十六年前的回忆》初步了解:(1)课文的作者是李星华,她是李大钊的女儿,文章是1943年写的,回忆了十六年前的一些事情。(2)李大钊的被难日是1927年4月28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3)理解“被难日”,在课文中就是指李大钊被杀害的日子。2~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前的一些事情。8~1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18~29自然段:写父亲最后一次和我们见面的情景。30~33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感受。被捕前(2~7)被捕前(2~7)被捕前(2~7)被捕前(2~7)文中里写出了李大钊被捕时的紧张气氛?哪里写出了我的惊恐?哪里写出了敌人的凶残?“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这句话表现出李大钊的什么精神?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李大钊被捕10天来,受到了多次审讯。每次审讯,李大钊除对于共产主义信念承认不讳外,其他一概不知。在狱中,敌人惨无人道地用竹签敲进他的指缝,最后竟剥去了他双手的指甲,受尽了敌人的残酷折磨。严刑拷打无济于事,张作霖企图以高官厚禄进行收买,但遭到李大钊的言辞痛斥!李大钊被捕后,学生群众、社会名流和他的同乡好友,多方设法营救。尤其是北方的铁路工人,组织了劫狱队,准备采取劫狱行动。李大钊得知后,坚决不同意这样做。他说:“我个人为革命、为党牺牲,是光荣而应当,但已是党的损失。我不能再要同志们来做冒险事业,耗费革命力量,现在,你们应当保存我们的力量,不要使革命力量再遭损失。”党组织忍痛接受了李大钊的意见,说服铁路工人放弃劫狱的行动。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被害后我们回到家里,天已经全黑了。第二天,舅老爷到街上去买报。他是从街上哭着回来的,手里无力地握着一份报。我看到报上用头号字登着“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绞刑”,立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昏倒在床上了。母亲伤心过度,昏过去三次,每次都是刚刚叫醒又昏过去了。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最后三个自然段与文章的开头有什么关系?通过李大钊的表现,反映了李大钊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后的回忆,歌颂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怀念。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