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doc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院级教改项目开题报告书项目名称:探索“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模式项目起止时间:2011.06.10-2014.06.10项目编号:2011013项目主持人:简立明项目所在部门:电子信息系联系电话:13203062396二○一一年十一月填写说明1.所有项目的填写,要简明、准确、扼要。2.有关外文缩写,须注明完整词序及中文含义。3.开题报告书须用A4纸,宋体小4号字,段落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双面打印,左侧装订成册。开题报告书格式及内容与样表一致,不够可加页。本表封面之上不得另加其他封面。4.开题报告书一式6份。相关证明材料一式1份(按序装订)。5.除样书外,其他材料可提供复印件。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是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因其具有功能完备、可靠性高、使用灵活方便等优点,已成为工业及相关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控制装置。PLC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控制技术的支柱之一,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使用已成了工科院校学生的基本要求。我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数控专业一直开设该门课,按2009年招生规模,每年共有300多人学习“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这门课。因为主客观原因及该技术的发展变化、社会需求的变化,我们以往使用的传统教学方法及教材都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材方面:以往的教材内容已过时,不能体现现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往的教材侧重理论教学,实行理论、实验实训截然分开。纯理论的教材,不便于学生操作,纯实验实训的教材不便于学生系统地翻阅、查找理论知识,根据校内外大范围的调查学生及工程技术人员,普遍认为纯理论或纯实验实训的教材对初学者来说,效果都不好。目前也有一些作者根据职业教育的要求和特点出版了模块化或项目式的教材,但关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我们收阅和研读了国内有名的多家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廖常初、电子工业出版社高勤、人民邮电出版社郑燕、中国社会劳动保障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彭爱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王永华、清华大学出版社愈国亮等)的有关教材,存在这些问题:=1\*GB3①一些作者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形式上是采用了案例或工程项目,但对案例、项目的介绍、解释及问题的解决方案都与工程实际差距大,可操作性不强,甚至几乎没有可操作性,不利于学生学习。②一些教材对该技术的介绍内容偏少、偏容易,对于问题的处理方法单一,不利于对该技术的全面学习。③有些教材理念不错,但不适用于我院的实验实训设备品牌类型。总而言之,我校急需组织编写一本《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校本教材2、教学方法方面:2010年底以前,因没有PLC一体化教室,只有为数不多的、简陋的实验箱(10个),而且机房也不够,6课时/周,只能安排2课时/周在机房上课,无法实施教学做一体化。(1)2010年底以前,一直没有调研、选用该课程的一体化教材。(2)2010年底以前,一直没有全面组织该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备课、教学。经过对2005年—2010年多界学生的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的分析、总结,得知:该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不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但是收效甚微。二、校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纸上得来终觉浅,决知此事需躬行”,PLC是工程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目前国内高校的PLC课程教学改革主要从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两个方面入手。1、在教学方式上的探索主要有: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案例法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等。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模式教学,采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合一的方式,理论教学的内容可以在实验课导入,通过任务驱动的模式完成教学做一体化的过程。案例教学法,采用案例教学法贯穿全课程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精心选用较大的、典型的、有实用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实例,以案例的设计和改进中的问题为切人点,步步深入,将实践技能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克服传统教学方法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弊端。探究式教学,就是教育者以“学习论”为核心理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索,从而发现问题,设计探究方案,总结交流学习结果,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美国教育家安德森对探究教学的本质特征作了高度的概括:教师创造一种智力与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探索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的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2、教学手段的改革,根据课程不同内容、不同的知识点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除了采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以外,大量地使用形象对比、多媒体课件、仿真软件、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三、研究的目的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