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精选《孙权劝学》优秀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孙权劝学》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孙权劝学》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感情,朗读成诵。2、反复朗读理解并积累文言文词汇,疏通文意。3、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并能进行创造性阅读。过程与方法:1、朗读体验。让“读”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故事情节、人物个性。2、探究交流。采用师生同读同讲的方式。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虚心接受正确意见,不断追求进步,努力读书学习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并积累文言文词汇,反复朗读,当堂背诵。教学难点: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揭题板块二:风采展示(1)学法交流要求:学生自由交流学习文言文的经验、方法(2)预习检测要求:学生到黑板前展示预习的文言文基础知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示:文学常识、正确读音、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重点字词句、多义同词(3)我有我风采要求:共享预习中的'收获、探讨预习中的疑问板块三:感悟文本(1)初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学生点评朗读得失。(2)品读课文,探讨人物神态、心理,概括人物性格。板块四:拓展延伸要求:从孙权的劝说艺术、吕蒙虚心学习等角度谈自己的思考。板块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孙权劝学孙权——劝学——关心下属吕蒙——就学——知错就改鲁肃——赞学——赏识进步《孙权劝学》优秀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及《资治通鉴》的有关知识。2.通过预习、解释重点词语,把握文章基本内容。3.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深入理解文意,提高学生阅读感受及理解文言文的能力。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过程与方法运用:学生预习、教师重点讲解;问答法;以朗读贯穿全文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习领会劝说的艺术。2、认识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认识开卷有益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1、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并能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语调。2、理解鲁肃赞学与孙权劝学之间有何关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播放《刮目相待》动画视频。2、出示课题。3、补充介绍作品、作者。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朗读欣赏(听准字音和停顿)。2、齐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3、预习汇报:解释部分没有注释的词语。4、学生自由读课文、质疑,师生共同解决疑问。5、结合图片,概括本文内容要点。三、研读课文,朗读加深体会。1、分析第一层:(1)一劝:揣摩:“不可不学!”句式有何特点?写出了怎样的语气?表现了孙权对吕蒙怎样的心理?(2)二劝:思考: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想一想孙权说此话时的神态?揣摩:“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劝说好吗?为什么?(3)小结第一层,探讨朗读技巧,指导朗读。2、分析第二层:(1)揣摩:“卿今者……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这与孙权劝学有什么关系?(2)揣摩:“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思考: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3、总结全文对话为主的特点,回顾体会人物对话语气,分角色朗读。4、谈谈学习本文的感悟:明白什么道理或得到什么启迪;欣赏读书的名人名言。四、作业设计。1、找出文中两个成语,分别解释并各造一个句子。2、搜集三国故事中的成语、熟语、典故或名言警句共五个(条)。成语、熟语请查明并写出意义,典故请简要写出事情。3、假如你的好朋友上课经常违反纪律,学习没有上进心,你打算怎么劝说他?《孙权劝学》优秀教案篇3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揣摩想像人物当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活动。2、品味语言,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3、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提高自学能力。学习重点、难点:1、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并能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语调。2、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学习安排:二课时学习过程:自主学习㈠了解作品:㈡、读译课文,理解文意1、读一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根据提示,读出下面句子的正确的语气。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学的目的',有责怪的语气。)C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托辞的理由。要重读强调。)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惊讶赞叹的语气)E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句,带有自豪的语气。)2、译一译:圈点勾画,粗通文意,尝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①疑难词语探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文中理解有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