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缘青蟹珍稀苗种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23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锯缘青蟹珍稀苗种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锯缘青蟹珍稀苗种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项目意义和必要性,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三门县是浙江省青蟹优势产业带中心区域,是“中国青蟹之乡”。三门锯缘青蟹产自浙江中部沿海的三门湾畔,2009年,全县青蟹养殖面积达10万多亩,年产青蟹1万多吨,产值达到7亿多元,是浙江的三分之一,全国的五分之一,锯缘青蟹的养殖面积正以每年1万余亩的速度递增,初步形成三门锯缘青蟹横行天下之势。三门湾系国家重点海水养殖基地,半封闭型港湾,岸线曲折,全长227公里,海域面积500平方公里,沿海共有大小岛屿122个,海岛总面积4.2万亩,海岛自北向南,星罗棋布,形成天然屏障。故而,沿海海域风浪平静,滩涂广阔涂质柔软,近海水质肥沃,盐度适中;饵料生物丰富,有利于海水生物的繁殖生长。据全国海水普查,三门湾每升水体含硝酸盐25.7微克,磷酸盐1.0微克,每立方米海水有浮游生物668克,为全国之最。同时,港湾退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泥沙很少沉积,使港湾稳定。湾内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是青蟹的最佳生长域地,三门锯缘青蟹生产条件得天独厚。三门锯缘青蟹因种质资源纯正,生长环境优越,养殖技术规范,壳薄膏黄,肉质细嫩,香味浓郁而享誉国内外,为青蟹中之极品。三门锯缘青蟹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含18种氨基酸,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美容功效,连续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浙江省渔业博览会金奖》、《浙江省名牌产品》等十余个奖项,畅销国内外市场。2004年、2006年先后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分别授予浙江省三门县“中国青蟹之乡”称号。为三门锯缘青蟹养殖上规模、产业化、跨越式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三门锯缘青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推广对于国家加强海洋水产资源保护,继续调整产业结构,紧缩海洋捕捞作业强度,推进新渔(农)村建设,促进失船失地渔(农)民转产转业、再就业与生活保障,增产增收。丰富高档水产食品供应,繁荣国内外城乡菜篮子工程,社会安定和谐等,都具有深远意义。(一)技术发展趋势青蟹养殖发展较快,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青蟹优质种苗繁育工作还十分滞后。据有关文献报导:国外早在80年代中后期有过青蟹方面的研究,如1986—1989年印度达曼海中对青蟹的生物学特性作过研究;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对青蟹产卵和交配活动也进行过研究,研究结果其产卵始于初春而终于初秋,交配在仲春至夏末之间;日本也对青蟹苗种生产技术开发方面进行过试验,苗种培育到身稚蟹1期30天后存活率为26%;搞得比较好的是东南亚渔业开发中心,人工育苗受精卵的孵化率为75%—90%,可在产业化批量培育青蟹苗种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至今还没有突破规模化人工育苗的技术难题,更未有青蟹优质种苗产业化生物繁育方面的报道。国内对这方面技术研究试验,大致始于80年代后期,先后曾有十几家科研单位陆续在青蟹生物学、人工育苗(亲体培育、蟹卵孵化、幼体培育)、稚蟹养成等方面,已作过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和试验,并取得了重大成果,特别是在青蟹全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包括青蟹抱卵蟹的培育和生产性育苗技术等研究)及推广应用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如80年代后至90年代初,广西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青蟹人工育苗和亲体培育试验曾先后进行过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广东湛江水产学院在青蟹人工育苗研究、养成试验等方面也作了较详细的研究试验,并积累了不少的成功经验;浙江温岭市水产技术推广站1991—2006年间,在青蟹生产性育苗技术及人工苗中间培育与养成技术研究等方面获得重大突破,他们在1991—1995年的五年间掌握了全人工培育青蟹抱卵蟹的全程技术,继而在1996—1998年的三年间突破了青蟹全人工生产性育苗的关键技术;还在1999—2005年的七年间又完成了青蟹人工苗的中间培育和养成技术的推广,均获得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998年还通过以中国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赵法箴研究员(院士)为鉴委会主任,以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研究员林志强先生、中国水产总公司教授级高工王东石先生为鉴委会副主任等9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科技成果鉴定委员会的鉴定,鉴定结果:项目实施具有五大突破和创新,能达到一定规模的稳定生产,总体技术属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1999—2000年两年间温岭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和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联合开展对青蟹人工苗的中间培育及养殖技术推广获得成功;2006年,我公司聘请温岭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原站长周友富高级工程师为锯缘青蟹生产性育苗技术总顾问,进行锯缘青蟹的人工育苗研究和探索。在周友富高级工程师原有的育苗生产技术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青蟹不同生长时期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习性,形成了我公司四大技术创新和突破。一是通过对青蟹生活习性的研究,模拟亲体的自然生活环境,特别是在底质条件和活体饵料的培育方面进行创新,提高了亲体成活率,从原来的71.4%提高到88.3%;二是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