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ppt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9.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ppt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天主教罗马教皇翰·保罗二世(JohnPaulII)于当地时间2005年4月2日21时37分因病在梵蒂冈世,终年84岁。4月8日,梵蒂冈教廷在圣彼得大教堂广场举行了追思弥撒和葬礼。300多万人涌入罗马送别教皇,葬礼通过27个巨大的屏幕向全罗马市主要的集会地点现场转播。200多名世界各国政要及宗教领袖出席了弥撒及葬礼,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莱尔、法国总统希拉克等。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上半叶产生的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一带。4世纪被定为罗马帝国国教,随后成为欧洲中世纪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精神支柱。在基督教的发展史上有两次大分裂:第一次是在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第二次是在16世纪宗教改革后,西欧形成新教和天主教并存的局面。基督教的发展演变知识填空:2.罗马教皇势力扩大的原因3.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教皇英诺森三世“卡诺莎之辱”德皇亨利四世在同罗马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年仅26岁的亨利四世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站在满地白雪的卡诺莎城堡的院子里。根据惯例,年轻的德皇赤足披毡站在寒冷的雪地里苦苦恳请教皇接见,并原谅他这个认了罪的人。而格里高利七世这位出身低微的手工匠的儿子,硬是让高贵的德皇在室外整整等了三天,直到使其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后才出来恩赐给这位忏悔者一个赦罪的吻,史称“卡诺莎觐见”,又称“卡诺莎之辱”。3.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异端裁判所的一次公开审判“被告人如不承认‘罪行’,就反复用刑拷问。一切有利于被控告人的证词都不能成立。被告可以不经审判便予处死。被告认罪之后,如又否认,即不再审讯,予以烧死”。——《宗教裁判所审讯条例》3.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天主教会确立了对西欧的绝对的神权统治地位,是维护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主教的俱乐部油画19世纪主教的宫邸艳丽奢华,追随者们在一同“探讨”球艺的问题。在他们热情的参与下,保龄球运动已经颇为成熟了。教皇和红衣主教团几乎都是意大利人,他们把教会变成了一个奢靡的俱乐部,优雅的谈论着艺术、音乐和戏剧,却少有提及信仰的问题。愚人船布罗尼穆斯·博斯油画荷兰1470年这幅画描绘了在荒宴中纵情声色的修女和修士们,他们正试图咬下悬在空中的糕点。中世纪教会中所谓圣者的愚蠢与自负加上他们生活中的堕落、益发使他们成为了人们嘲弄的对象。华丽的祭坛思考:从以上材料,大家可以获得什么历史信息?二、宗教“异端”为什么要采用神学异端的方式来反封建?被示众的“异端”中世纪欧洲出现的“异端”运动主要有些?其主张是什么?2.“异端”运动的影响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14—16C)2.天主教会面临的挑战总结十字军东征发生于1096年—1291年间,共八次。西欧封建主、大商人和罗马教廷在“拯救圣地”的名义下,号召天主教徒去夺回被伊斯兰教控制的耶路撒冷,对东部地中海沿岸各国进行了长达近200年的侵略性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