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家蚕(桑蚕)BombyxmoriLinnaeus生物学证据形态和习性染色体数目(野蚕中国56,中国、日本、韩国54)血清学、数量性状、生理生化学(血液酸性磷酸酶、皮肤酯酶同工酶、血液淀粉酶、消化淀粉酶和血液蛋白种类等)和茧色素等遗传距离(geneticdistance)测定和多态性分析线粒体(mitochondria)DNA的序列变化速率1926年山西夏县西夏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发现半颗经过割裂的蚕茧。这半颗距今约5000年前的蚕茧,形态大小介于现在的家蚕茧和野蚕茧之间。2传说中的蚕丝业伏羲化蚕《皇图要览》-伏羲化蚕,西陵氏始蚕”的说法《通鉴外纪》(北宋)-太昊伏羲氏化蚕桑为穗帛嫘祖始蚕《史记·五帝本纪》(汉·司马迁):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隋书·礼仪志》-…至蚕所,以一太牢亲祭奠先蚕西陵氏神《通鉴外纪》-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农书》(元·王祯)-元妃西陵氏为先蚕,实为要典马头娘佑蚕《山海经·海外北经》-欧丝之野在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3考古和文字记载的蚕丝业河姆渡文化---距今约有7000-5300年。1973年在浙江余姚开始发掘。1973年浙江余姚蚕纹牙雕(骨盅)(-5000)1984年河南荥阳罗织物(-3650)仰韶文化---距今约6950-4950年。1926年开始在山西夏县西阴村考古发掘。1980年河北正定杨庄村出土陶俑(-3400±70)良渚文化---距今约有5300-4200年。1958年在浙江湖州的钱三漾出土的绢片、丝带和丝线等。甲骨文(河南安阳殷墟)豳风七月(春秋)《诗经》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豳(bīn)国,在今陕西省彬县《氾胜之书》(十七、种桑法)(-32~7):种桑法,五月取椹,著水中,即以手溃之,以水灌洗,取子阴干。治肥田十亩,荒田久不耕者尤善,好耕治之。……《齐民要术》(630):介绍桑蚕品种,桑苗压条法,用火加温养蚕和通风降温法,以及“防尘埃”和盐杀蛹。《农书》(陈旉,1149):桑树嫁接、环状穴施肥法、间作、低温处理蚕种、调温浴种,以及卵面消毒等。……“多中心论”---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其它多个地域都有悠久的蚕丝业历史,因此蚕丝业起源多个中心。我国劳动人民早在5000年之前就开始了家蚕的利用和人工选择(驯化)。已有有关蚕丝业的考古发现文字记载神话传奇丝绸之路(Silkroad)西域丝绸之路“沙漠绿洲丝绸之路”(-976),或称“西北丝绸之路”(张骞)“西南丝绸之路”(-100年,成都-缅甸、越南、印度)草原丝绸之路始于公元前5世纪(游牧民)。东起蒙古,翻越阿尔泰山,经准噶尔盆地到哈萨克丘陵,或直接由巴拉巴草原至黑海低地,横贯东西。海上丝绸之路“东方丝路”---朝鲜半岛或日本海环流(-218年,徐福)“南海丝路”---南方海域至印度支那半岛、泰国、缅甸、印度和斯里兰卡,远至罗马等欧洲国家(始于西汉而盛于元明)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VonRichthofen在考察中国3次后,把公元前114至公元127年间,与中亚的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以及与印度之间,以丝绸为媒介的贸易文化交流的西域交通路线,叫做“丝绸之路”(Silkroad)先秦时代的蚕桑生产已遍及黄河中下游战国时期的《管子·山权数篇》中说:民之通于蚕桑,使蚕不疾病者,皆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谨听其言,而藏之官,使师旅之事无所与。两晋和南北朝的战乱、唐朝的安史之乱和宋王朝的南迁是我国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大迁移,随着人口的南迁,大量养蚕技术也随之南下。南宋至民国期间养蚕业的中心主要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浙江湖州南浔商人所据财富达“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和“富可敌国”的描述,也表明了养蚕业在当时所具有的重要经济地位和地域优势。养蚕布局中心由中原和西南向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转移。世界蚕丝业变迁(养蚕分布)桑树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在世界各地具有十分广泛的分布,但由于社会经济条件、历史文化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制约,世界上蚕丝产量在1%以上的蚕丝业国家十分有限(<10)。欧洲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使其成为蚕丝纺织工业或者说蚕丝产品加工的世界中心,生丝贸易量占世界的32.7%。日本不同年份养蚕规模与饲养蚕种数量年份农户数(万户)饲养蚕种数(万张)每户饲养量(张)72.9411.55.645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