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众数》教学案例及分析.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五年级《众数》教学案例及分析.doc

人教版五年级《众数》教学案例及分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五年级《众数》中关于数据分析的教学片段与思考城区五一路小学杜凯凯很认同曲雪萍老师对“概率与统计”这部分知识的感受与看法,这块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实践性又很强,能够较好的体现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也能很好的体现对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各方面因素,存在很多教学上的不当或错误。下面就来谈谈我对这方面的教学与认识、思考,并请各位同仁指教。关于数据分析教学,我想有三点需要做到:一是引导学生读懂要求,二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数据中的特点,三是引导学生依据要求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法解答问题。教学片断:情景呈现: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学校将举行一场集体舞比赛。我们班准备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比赛。师:为了选10名身高比较均匀的同学,现在将20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单位:m)列出来,你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多少比较合适?1.32、1.33、1.44、1.45、1.461.46、1.47、1.47、1.48、1.481.49、1.50、1.51、1.52、1.521.52、1.52、1.52、1.52、1.52回忆一下,在统计知识中,我们学习过哪些相关的统计量?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平均数是遇到次数较多的一个统计量,也是各种练习中遇到较多的题目,因此,学生可以容易想到平均数这个答案。但由于中位数在实际生活中涉及的不多,并且也是刚学过不多久,存在学生回答不上来的可能性,需要教师适当的提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多少?分析:平均数=总数÷总份数,依照公式学生可以比较简单的计算出这列数据的平均数,但教师可以提示根据这组数据特点怎么更简便的进行计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分析:由于中位数这个统计量比较容易理解,但还是需要提示学生应该首先要进行数据顺序排列,然后找出中位数,并且在一个数据多次出现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数据处理。用平均数或中位数来作为标准选择队员合适吗,如果不合适,为什么?分析:在分别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之后,请学生思考用上述两个统计数据来作为标准进行队员身高的选择,合适吗?结合生活实际,学生会很容易想到以1.52这个数据做标准最恰当,因为这样身高是一样的,更符合题意要求,但求出来的平均数与中位数却都不是1.52,这样就相当于给学生制造了一个认识上的矛盾,一个认知上的冲突,需要合理而正确的解决。怎么解决呢?用什么统计量进行表示更科学?它又有什么特点?分析: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时的引导并给以及时的评价,肯定了平均数1.475与中位数1.485都不能做这样的标准,继续引出1.52这个数据的相关知识。在学习完众数这个知识点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为什么在这里需要众数这个统计量进行统计数据,而不是平均数或中位数,这三个统计量各有什么特点,又会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合理的选择使用。回答下面问题:某公司全体员工工资情况如下表:员工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门经理普通职员人数12532月工资(元)8000600040002000(1)、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2)、你认为哪个数据代表这个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分析:引导学生读清要求、观察并分析数据特点,比较容易得出2000这个数据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即众数,同时在整个40个数据中,位置最中间的数也是2000。因此,在这种情形中,2000既是中位数也是众数,而由于这组数据存在极端数字,平均数就受其影响从而失去了它的一般代表性,由2000来代表这个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反思:通过这个教学设计流程,由一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事例逐步引出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三个统计量以及它们间的联系与不同,并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数据分析与比较,从而选择与题目要求相吻合的统计量解决问题。在整个知识教学中,众数的理解与掌握不是难点,因此我没有花费太多时间进行众数知识的讲解,而是根据营造一个环境、制造一个学习认知上的冲突引导学生自主去进行数据分析与比较并作出正确而合理的判断,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与意识。相信在学生有了明确而具体的数据分析体验,会产生积极的数据分析的思维火花,得到更多关于数据分析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