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李怡萍个人介绍:女,汾阳人,七十年代生,供职于孝义市文联,任孝义文艺编辑部主任。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三级创作员。有小说、诗歌、散文在《草原》、《火花》、《鹿鸣》、《都市》、《山西政协报》、《吕梁日报》、《吕梁文学》、《中华散文精粹》、《当代散文精选》等刊物发表,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地市获奖。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们正在与语言搏斗。我们已卷入与语言的搏斗之中。”——维特根斯坦•1931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新时期文学一个蔚为壮观的重要现象,就是一大批才情焕发、充满个性魅力的女作家的涌现。她们尽管光度明暗不一,但交相辉映,点缀着文学星空,各以自己独有的风韵情致,展示了大时代人民对现实人生的严肃思考。初见李怡萍的时候,是在孝义市文联的办公室。个性爽朗,待人热情,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后来接触的多了,看过其不少作品,才知文字里道尽了女性的温和与慈悲,善良和博爱。李怡萍是《孝义文艺》的编辑部主任,平时工作闲暇以写散文、诗歌为主,篇幅虽不长,但是精致而值得细品。曾经有伟人说一个女作家,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估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感受碛口》、《又是一个月圆夜》这些作品体现了女作家对美的追求与向往。于清新的笔调,清丽的语言中,引领读者走进多姿多彩的生活。有那摇曳生情的耳环,有一段纯真无瑕的尘封的记忆,有朴实无华的汾水河畔,有冰清玉洁的淡淡兰香,还有美丽与静谧的后花园,有宁静古朴、清风绿意的太平寮,有别具韵味的客家酒味,有绽放在枝头的爱情,有散发着诗意古意的上杭墨香书香,有对不惑的平常人生的思索,更有对历史名人灵魂的叩访……这一幅幅散发着纯自然风光的旖旎画面及社会历史的人文风景,无不撩拨着读者蒙尘的心,给人以审美的愉悦。是的,美在观察,美在亲近,美是激起生命美丽涟漪的邂逅所得。李怡萍的一些作品不停留于生活表面的浮光掠影,她的笔触也伸向民俗风情、历史人物的追思以及对繁复人生的剖析等等,那深沉真挚的情思犹如在琴弦上弹奏出来的歌,让人吟唱不止。流畅洗炼的语句又似一个个音符在我们读者心头跳跃。如《历史的脚印》系列篇,把吕梁山脉深处的文化描绘得详尽而具体,阅读此文古朴民风跃然纸上,乡村淳朴气息扑面而来。不管李怡萍的作品多少,但其文字都能在人事喧嚣中,独守一颗淡泊明净的灵魂,善于感悟,善于铺叙勾勒,情与景巧妙融合,将真实的生命敞开,去贴近自然,贴近社会,贴近历史,用纯净的心灵与之交流,给读者以心灵的淘洗和慰藉。细致观察周围景物和深刻捕捉内在灵思,源于她们葆有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执著。李怡萍在很多场合中,都在阐述她的观点:文学是人学,在鼓舞人、启迪人之外,还要发掘人性美、张扬人性美。人道主义、慈悲精神作为人类最美好的品质之一,文学创作本没有道理远离和漠视,这事实上与我们社会舆论中,慈悲精神的弘扬不足有关系。李怡萍以自己的作品,担当起弘扬人道与慈悲精神的责任。并且她时时处处与作品融为一体,善于把落脚点放在超越国界、超越社会的人道主义情怀上,真诚呼唤全社会的人道和慈悲精神,提升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李怡萍在聊天中也说过几次,自己的作品在选材方面略显单一,游记题材占大量篇幅;其次,有的作品视野还不够开阔,透过细腻华美语言叙述的背后,缺乏个性化感悟,未能上升到一定人文历史甚至哲思层面来阅读自然山水。如何把庸常生活打磨成精致之思,李怡萍说她还需要不断地向前人学习,向古代先哲学习,以提高自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可喜的是,最近她已经开始了小说方面的创作,对写作领域进行了拓展。看过其小说的一些情节,依然有散文的影子在里面,但是她的想象力却是让我大吃一惊。我一直认为不论小说编得怎么样,叙事是否流畅,能否自圆其说,技法是否娴熟,更不能上来就去检验是否符合逻辑。先看故事,你就不能不叹服于作者惊人的想象力。想象力决定创造力,有了这等想象的功夫,你就不能不承认李怡萍写小说的能力或曰潜力。李怡萍,这样一位汾水河畔的女子,必将以真实的生命情蒂,去不断地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自然、社会、人生,文学之路必将越走越宽敞,写出更多的深受读者喜爱的优秀作品,成为山西文坛一道亦真亦纯的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