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和松果.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95 大小:48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松鼠和松果.doc

松鼠和松果.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松鼠和松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0课。课文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教学目标:1、认识“活、泼”等8个字,会写“主、以、活、如、更、总、意”7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小松鼠的聪明活泼可爱,感受文中的美,培养环保意识。重难点:写字训练以及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分析:由于以往的教学把识字和朗读放在重点,所以本班学生对朗读和识字掌握得比较好。学生能够利用以前学过的字识记新生字,在朗读中也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也很喜欢小动物,所以本课的内容很适合学生。设计思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识字目标明确、方法多样,朗读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让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助互助式学习法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复习旧知。大家都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最棒,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那么这节课看谁表现得好?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两位小客人,它们要和我们一同上课,你们欢迎吗?出示课件1,(两只松鼠抬着一个大松果),你们看图上的小动物是什么?它们吃什么?(学生回答问题:松鼠,吃松果)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好的导入语可以奠定整堂课的基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激昂、幽默、淡雅、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课前和学生愉快的交流,不仅使孩子们了解了小松鼠的有关知识,而且,为孩子们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出示课件2(生字:活、泼、眨、如、总、以、主、意)(1)学生认读(个人读,开火车读,分组读,集体读)(2)分析生字(偏旁、结构、组词)词语宝宝也来了,看大家认不认识它们。出示课件3(聪明、活泼、主意、如果、忽然、以后、总有、眨眼睛)(1)学生认读(个人读,同桌读,分组读)(2)了解词语意思,并用个别词语说句子。(刚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情绪。每个孩子的识字基础、识字能力是不同的。用多种形式识字。让他们自由识记、自由交流各自的方法,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二、精读课文,体验感悟。同学们都掌握得很好了,我们来学习课文。(1)出示课件4(一片茂密的松树林)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学生:松树林或森林师:小松鼠就生活在这么美丽的松树林里,想一想它们看着绿油油的松树,吃着香甜的松果,它们高兴吗?学生回答:高兴(2)课件5: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看着绿油油的松树,吃着香甜的松果,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3)课件6:用那么……那么……说一句话。学生:用那么-----那么---说话。(4)课件7:小松鼠一边玩,一边吃着香甜的松果,忽然想起了什么?先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出示课件8):“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指导朗读,学生分组现场表演,读出小松鼠担心和惊讶的语气,读的最好的组赋予“朗读小标兵小组”的称号)(5)读了这句话,如果你是小松鼠,你会想些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引出下文并出示课件9)“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它们吃什么呢?到哪去住呢?”分组讨论:那么小松鼠该怎么办?大家帮它们想个办法。(学生替松鼠想办法,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出示课件10)“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地上埋下一个---”小松鼠也是这样做的。师:春天到了,小松鼠种下的松果怎么样了?教师出示课件11引出下文:“春天,几场蒙蒙细雨过后,在松鼠埋松果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想象一下,将来这里会怎样?分组讨论,老师总结引导学生回答:将来这里一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出示课件1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明白道理:“我们人类更应该明白在利用森林资源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植树造林,要让学生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只有这样,我们生存的环境才会更加美好。”(针对学生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以“形”为手段,以“趣”为突破口。用形象化的语言,借助生动的动画、图片等阐述教材,利用各种手段让学生身临“情境”,使其在喜欢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必能观而生感,观中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