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0《古诗两首》教案.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0《古诗两首》教案.docx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0《古诗两首》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0《古诗两首》教案第一篇: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0《古诗两首》教案20、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背诵《石灰吟》。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揭题、释题并简介作者。1.指名读题,问:以前还学过哪些古诗?你们是怎么学习古诗的?2.释题: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3.简介作者:《石灰吟》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于谦,明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为官清廉,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他曾率领京城军民击退外族入侵,后却因此受屈被杀。他的诗歌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坚贞的情操。(二)初读课文。1.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2.借助汉语拼音,学生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读,指导学生按古诗的音韵节奏读好诗句。(2)正音:焚fen,是前鼻音。锤chui,是卷舌音,不是平舌音。(三)精读课文《石灰吟》1.指导学生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字词。重点理解“千锤万击”、“焚烧”、“若等闲”等词语的意思。2.用“增、删、调、补”的方法读懂诗句。(1)逐字逐句理解,难以理解的可联系上下文理解。锤:敲打。击:撞击。若:好像。等闲:平常事。人间:人世间。(2)把省略的词语补充进去,调整词语顺序,逐句说说句子意思。(3)说说这首诗的意思。3.看图想像意境,体会感情。师启发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是什么样的?作者见此情景有什么表现,会怎样想、怎么说、怎么做呢?4.指导朗读。(用高亢、赞美的语调来表明诗人的坚贞、高洁的志向。)5.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齐读。6.小结并尝试背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墨梅》,背诵《墨梅》。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凭借诗歌内容,感受梅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突出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教学重难点:凭借诗歌内容,感受梅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突出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教学过程:一、学习《墨梅》1、了解诗人解诗题。(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2、讲解诗意。(1)教师范读。(2)指名学生读。(3)学生借助字典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A.指名试读。B.理解字义。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C.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D.进一步理解。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A.指名试读。B.理解字义。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乾坤:天地,人间。C.诗句的意思。(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D.进一步理解。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首题画诗,是说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3、朗读全诗。4、总结全诗:(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想象诗人在这样的美景里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5、指导学生练习朗读。6、总结回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