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4教案苏教版第一篇: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4教案苏教版古诗两首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教学准备:挂图、投影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1.指名背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2.揭示课题,板书:望庐山瀑布二、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1.理解课题的意思:理解“望”“瀑布”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瀑布吗?是什么样的,能不能说给我们听听?2.学会写课题中的生字:瀑3.你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了解瀑布是庐山的美景之一。介绍作者李白:唐代著名诗人,有“诗仙”之称。4.学习这首诗(1)出示整首诗(2)指名读一读(3)再读,可以讨论,看能不能理解诗的意思,有问题可以提出来。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李白是怎样描写庐山瀑布的?(4)交流:重点理解“银河”“九天”“香炉”“川”“三千尺”谁能讲这首诗的意思?评议,他讲得怎样?再指名讲诗的意思。5.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6.指导朗读7.指导背诵拓展:你还了解李白的哪些诗句,能给大家背背吗?三、作业1.背诵古诗2.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板书设计: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第二课时一、复习1.背诵《望庐山瀑布》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二、学习《绝句》1.板书课题,解题,理解“绝句”(绝句是我国古代诗体的一种,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绝。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这首诗都是七绝。绝句是诗体的名称,并不是诗歌的题目。诗人兴之所至,来不及细想题目,就以“绝句”为题了。)2.简介作者及背景杜甫:有“诗圣”之美称。三、初读诗句,说说你能理解哪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1.自由读诗句,读准“鹂”“鹭”的字音。2.交流,你了解了哪些词语、句子的意思了?四、学习诗句,想象画面1.学习一、二两句轻声自由读一读,画出还需要理解的词语。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句的意思?指导朗读,读出舒畅与愉悦的心情。2.学习三、四两句指名读一读诗句,其他同学思考:诗人卡到了什么?讨论,理解“西岭”“千秋雪”相机板书,画简笔画。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诗人向门外一看,可以看到什么?理解“东吴”为什么说是万里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诗人闲坐草堂,借窗观景,赏景作诗时的心情是喜悦舒畅的,对和平安宁的生活充满向往之情,所以,其笔下之景是明快的、优美的。3.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4.总结全诗,体会感情。(1)一行写一个景,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小结: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色彩明丽,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的心情。5.指名朗读,练习背诵。6.指导书写“鹂”“鹭”五、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背诵课文板书设计: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近景窗含西岭千秋雪,舒畅愉快门泊东吴万里船。远景第二篇: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原创教案29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次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29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通过生动有趣、想象神奇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乞巧》讲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因为织女心灵手巧,人间的女子希望能在这一天向织女乞取智巧;《嫦娥》说的是后羿的妻子嫦娥因偷吃仙丹而在月宫孤苦几千年的故事。二、设计理念2011版课程标准指出:中学段学习古诗,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借助注释和古诗背景理解古诗内容,能够在课堂中融入到古诗之中,读出诗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三、教学目标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能够区分“宵”与“霄”。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懂得读故事的方法。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四、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意蕴。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在冬日的火炉旁,在夏日的星空下,爷爷奶奶有没有给我们讲过神话故事呢?(学生可能会说出几个神话故事,如果说不出来,老师适时引导)师:说得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牛郎织女的故事,(老师讲故事)。这个美丽的故事被诗人林杰写在了诗中,就是今天我们来学习的29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诗《乞巧》。板书:乞巧。乞,乞求的意思。师:一起写“乞”,不要与“气”混淆。(学生书空、练写,老师指导。)(二)初读古诗,正确流利师:请同学们认认真真的读这首诗,参照注音把诗读正确。(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检查朗读效果。)师:同学们读的非常正确,在诗的第一句中有两个字,音同字不同,能找到吗?(学生找出“宵“与”霄)师: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