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的模式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的模式7篇为保证教学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师设计的教案形式可以不同。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收藏转发。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的模式(精选篇1)一、教材分析1、简介:本节为初三物理第一章第二节,教材通过滚摆和单摆实验来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通过木球与弹簧片碰撞实验说明动能和弹性势能也可以相互转化,物理教案-质量。最后分析了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情况。本节是“机械能”这一章的重点,也是学习其它形式能的起点。2、目的和要求:(1)知道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并能解释自然界中机械能相互转化的现象;(2)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重点:课本实验1、2、3。4、难点:由实验现象分析概括出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化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二、器材准备滚摆、单摆、CAI软件、计算机设备。三、教学方法本节教学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为了增加实验的可风度,配合演示实验采用CAI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可把实验1、2、3及人造卫星的运动由动变静、由小变大、由快变慢,使知识的传授具有鲜明的表现性,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更有利于分析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四、教学程序1、新课引入。手持粉笔头举高,问:粉笔头具有什么能?为什么?(重力势能,被举高了)放手,下落过程中问:粉笔头又具有什么能?(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问:它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大),指出: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变化的事例很多,这就是本节所要研究的内容。启动计算机投影本节CAI课件封面: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物理教案《物理教案-质量》。2、新课教学。实验1:滚摆实验。出示滚摆,并介绍构造及使用方法。告诉学生可通过观察摆轮上的红色标志来判断摆轮的快慢。做此实验时,同步放映CAI课件中的滚摆动画,引导学生对照动画分析观察到的现象。使学生总结出:下降时,滚摆位置变低,速度变大,则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说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上升时,位置变高,速度减小,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说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学生总结正确后,点按鼠标显示实验结论:滚摆实验证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相互转化。实验2:单摆实验。展示单摆把小球拉到一定的高度,然后放开,观察小球运动情况。放映CAI课件中单摆动画,引导学生分析出最高点A、C两处速度为零,则球从A—B—C的速度变化很容易观察出来,学生也好得出A-B-C和C-B-A的能量转化。点按鼠标显示实验结论:单摆实验证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相互转化。实验3:此实验改为CAI模拟实验,并把弹片改为弹簧来增大可见度。放映本实验动画,学生很容易观察弹簧被压缩后再恢复的动作,不难得出能量的转化。点按鼠标显示实验结论:撞弹簧的实验证明:动能和弹性势能可相互转化。点按鼠标显示结论: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化。3、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事例分析。布置学生阅读课本P5面卫星和“想想议议”。学生讨论卫星和皮球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放映东方红1号卫星绕地球运行动画。介绍卫星知识,告诉学生这是我国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包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讨论其运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放映皮球动画,学生一目了然的就可完成“想想议议”的内容。4、小结精练。(1)放映CAI中练习题,学生解答;(2)讨论回答课本P9面习题4,讲评习题3、5两题;(3)布置作业:P9面习题5、6、7三题。五、时间安排1、新课引入3分钟;2、新课教学20分钟;3、举例分析10分钟;4、小结练习12分钟。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的模式(精选篇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解释速度的概念,能够概括速度的定义、公式、符号、单位和物理意义。(2)解释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定义并学会辨析。(3)能够说出速率的概念并辨认速度与速率。2.过程与方法(1)在概念转变的教学过程中形成全面、正确的关于速度的概念。(2)通过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的过程,锻炼使用极限思维。(3)通过对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速度与速率的区别和分辨,学会运用辨析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速度全面正确地解释来积极培育自身科学严谨的态度。(2)积极将自己的观点及见解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尝试体会物理学中蕴含的对立统一。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学情分析:一般而言,高一学生在经历了初中阶段的学习后,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取代形象思维占据主要地位.学生的一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能够按照探究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