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事故应急预案》汇编(完整版)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3.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道路工程事故应急预案》汇编(完整版)资料.doc

《道路工程事故应急预案》汇编(完整版)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道路工程事故应急预案》汇编(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中卫地面接收站达依二站工程事故预防及应急预案编制人:李铭审核人:杨万林编制单位:仁怀市市政建设工程公司编制时间:2021年05月28日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前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党和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以安全责任为中心,落实层级的责任制。除了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消除事故隐患,防止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对突发事故的发生,要果断及时处理,采取有效补救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保护职工在施工及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必须履行的职责。也关乎着每一个职工切身利益及千家万户幸福快乐;关乎着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及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关乎着社会的安定繁荣及人民的安居乐业。所以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认真对待。根据建设部强制性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及《建筑施工企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检查评分标准》的规定,按照167号国际劳工公约《施工安全与卫生公约》的要求,施工现场不但应该做到安全生产不发生事故,所有企业及施工现场、厂、车间都要组建突发事故的急救队伍,培训急救人员,制定健全的急救措施(以下称应急预案)。项目部作业主要集中在拌站和路面施工现场。必须落实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把安全生产工作做好。现将项目部中多发性事故(触电、中暑、火灾和爆炸、特种设备)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供从事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日常工作指导,也可作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资料。要认真付诸实践,指导工作,并不断总结经验,充实完善,提高我们的安全管理水平。目录·基本要求·防止违章和事故的安全规定·急救技术及常备药品·应急组织机构·发生触电事故应急预案·发生中暑事故应急预案·火灾和爆炸事故应急预案·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基本要求生产现场组建急救队伍,培训急救人员。日常应配备急救药箱和担架,药箱内配足急救药品。按消防规定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定期更换灭火药物。2.1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当发生事故时,负伤人员或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或安全员,并应马上组织人力现场抢救受伤害者(包括通知医务人员到现场抢救),根据伤情需要,协助医务人员送伤者到医院。“救死扶伤”,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人员,对必须在现场进行紧急抢救的,应采取应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进行施救。否则必须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截出租车将伤者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及扩大。2.2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2.3利用一切可行的通讯工具按规定时间内将事故情况进行层级上报。2.4要从企业的市场定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立场出发,思考化解突发事件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2.5发生事故层级上报时限。发生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报分公司特种设备应急小分队。3防止违章和事故的安全规定3.1未经三级安全教育的新工人,复工换岗的人员未经岗位安全教育,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岗位进行操作。3.2.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及佩戴超过使用年限(2年半)的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3.3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3.3严禁酒后及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3.4不得到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3.5不得攀登脚手架。3.6特种作业人员、机械操作工未经专门安全培训,无有效专业上岗操作证,不得上岗操作。3.7脚手架和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搭设安装后,未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施工机械设备未经检定合格,不得投入使用。3.8电源开关箱不准一闸、一漏电、一箱多用。3.9未经指派批准,未经作业安全交底或安全交底不清和无安全防护设施,不得盲目操作。3.10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3.11对各种安全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及警告、安全标志等不得随意拆除和随意挪动。4急救技术及常备药品发生伤亡事故、火灾爆炸出现人员伤亡事故及中毒、中暑事故时,首先在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应急性急救,以减少伤亡。现将一般常用的急救知识和常用的急救药物简述如下。4.1急救技术使病人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清除伤者口腔内痰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救护人员一手将伤者下颌托起,使其头尽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伤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对住伤者的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离开伤者口,同时松开捏鼻孔的手。吹气力量要适中,次数以每分钟16—18次为宜。伤者因牙关紧闭或外伤等原因,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