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信任——连接老师和学生的桥梁【导语】每个班都有那么一两个孩子是同学们心中“鄙夷”的人物。所谓的“鄙夷”,就是指对这个同学的行为极其不屑,极度不信任,形成这种信任危机的原因是这种同学经常不交作业,成绩差,还常常撒谎。而这些受“鄙夷”的对象通常表现出无所谓,不在乎,甚至破罐破摔。学生时代的我也有鄙夷对象,但成为教师后,在三(3)班的一些经历让我改变了想法,也让我对“信任”两个字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信任,不一定是真正的相信,它可以是一种鼓励,是一条纽带,是一座桥梁。有时你明知道学生是在撒谎,明知道不能相信,但如果你选择信任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那么很有可能,你收获到的是美好的结果。信任,简单的两个字,能拉近、连接老师和学生的心灵,能帮助学生战胜自我,重拾信心!【案例分析】三(3)班的孩子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和兴奋,每次上课孩子们非常投入,乐在其中。处于和学生热烈互动的我有时偶然会注意到一双眼睛,这双眼睛像其他孩子一样也会闪现兴奋、激动,但眼睛的主人却始终缩坐在他的角落,一言不发,兴奋和激动的眼神很快就归于落寞和黯淡。当时的我则只顾着收获喜悦,却忽略了这双眼睛。终于有一天,这双眼睛的主人站在了我的面前。进行了几次成绩登记后我发现有几个孩子没交作业,而有个叫李小华(化名)的孩子作业本一直没有上交。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决定立刻处理以“杀鸡儆猴”。上课了,待学生坐定,我用目光在教室里扫视了一圈,缓缓地说:“老师对同学们一直非常信任,可是昨天进行成绩登记的时候发现,我们班竟然有同学没有交作业,这是怎么回事?”听到这番话,孩子们的第一反应是为自己辩解。“我交了”,“我也交了,我们小组收齐了一起交的”。然后孩子们的眼睛齐刷刷地转向了教室的那个角落。“肯定是李小华没交作业。”“对,肯定是他。”“老师,李小华经常不交作业的,语文和数学也是这样的,李老师和周老师经常批评他。”“每次都拖我们班的后腿。”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开始“告状”。我注意到了那双黯淡的眼睛更加无神了,他把头深深地埋了下去,什么都没说。看到这种情形,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心有一种刺痛的感觉:好可怜的孩子,是不是遇到这种情况他都是首当其冲被怀疑?我立刻制止了大家的指责。“李小华,你的作业为什么没有交?”我改用了温柔而关切的语气。“我,我……”,他慢吞吞地站起来,却仍是低着头,像个罪犯,“我的作业本忘带了。”“忘带了?嗯,那你明天可以补交上来吗?要知道你们的作业成绩也是老师为你们评定期末成绩的重要依据,不交作业会影响你的成绩。明天能带来吗?”我又重复问了他一遍,因为我清楚地知道他并不是忘带了,而是没有完成。他点点头,却还是低着头。他低垂的头和孩子们的一致认定让我明白,他就是三(3)班受“鄙夷”的那个人。他的点头和不回答也让我意识到明天他可能不会把作业本带来,可是我又很想相信他可以说到做到。接受心理健康培训时,专家曾将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好奇期。处于一二年级的孩子对学校的事物感到新鲜好奇,课堂上表现欲强,眼睛是明亮;第二阶段,分化期,到了三四年级,成绩优秀的孩子越来越有自信,敢于发言,而学习受挫的孩子开始变得不自信,课堂上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对学习的兴趣减弱,学习习惯变差,作业完成情况不好,眼神开始变得灰暗;第三阶段,成型期,孩子的两极分化成型,优秀的孩子保持优秀,而所谓的“差生”课堂上不再抬起头,他们沉溺于自己的世界,没有学习欲望,在老师面前眼神空洞黯淡。从专家的讲座中我知道了三年级的孩子正是处于非常关键的阶段,我不能让黯淡的眼神占据他的眼睛,我要让他的眼睛重新明亮起来!我相信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做优秀的学生。但是其他孩子对他的成见也是有依据的。就这样,带着信任,又抱着怀疑的态度,我决心帮他做“有信“之人。课后我把李小华悄悄叫进了办公室。站在我的面前,他仍是低着头,一言不发,并不看我。我把一颗糖放在了他面前,“喜欢吃糖吗?”,我问。李小华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眼睛里充满困惑却也有惊喜。“喜欢”,说着头又低了下去。“那就把这颗糖送给你吃。”我语气轻快,面带微笑。“真的吗?可是,老师,我没交作业。”“老师给你糖吃和你没交作业没有关系,知道为什么老师要给你糖吃吗?”“不知道。”不过这时,孩子总算抬起头,看着我,他也想知道答案呢,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希望。“呵呵,因为老师信任你,老师相信你明天肯定会把作业交上来。一次忘带没关系,老师相信以后你都不会忘记了。”他有些迟疑,我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我说:“老师知道你是个小男子汉呢,跟老师做个约定怎么样?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只要你能按时交一次作业,老师就给你一颗糖吃。这可是个挑战呢,敢不敢接受?”“敢。”他犹豫了一下,抬起头,对着我露出笑容,就像绽放的花朵。“好,就这么定了,老师相信我们的李小华肯定能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