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重点:猪群质量提高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后备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和种猪各阶段的选择方法难点:猪群年龄结构与更新和猪的选种方法学时分配:本章理论学时3学时,实训2学时第一节猪群年龄结构与更一、年龄结构二、更新第二节后备猪的培育1、后备猪体重的增长规律猪的体重绝对值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其相对增长强度则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到成年时,稳定在一定的水平。2、猪体各组织生长规律随着后备猪的生长,骨骼从生后到4月龄生长最快,4月龄后开始下降。肌肉在4—6月龄,体重在30—70kg时增长最快,于6月龄,体重90kg时生长强度达到最高峰。脂肪生长速度一直在上升,6—7月龄,体重90—100kg时生长强度达到最高峰,以后下降,但其绝对增重仍随体重的增加而直线上升,直到成年。3、猪体各部位的生长规律仔猪生后头部四肢发育强烈,随后尤其是后备猪阶段,体躯骨骼发育强烈。体躯先是向长度方向发展,后向粗宽发展。4、化学成分的变化化学成分的变化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长,猪体的水分、蛋白质和灰分相对含量降低,而脂肪相对含量则迅速增高。二、后备猪的培育要求和原则(一)后备猪的培育要求1、使其正常发育。2、能保持肥瘦度适宜的种用体况(二)后备猪培育原则:采用中上等营养水平培育后备猪1、掌握好适宜的营养水平一般在3—5月龄,母猪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期,给予丰富的饲养,保证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以能量的供给,使骨骼和肌肉得到充分的发育;5月龄以后的母猪,由于沉积脂肪的能力增强,为避免过肥,可适当减少精料给量,保持总营养水平不过多的降低。2、供给一定量的优质青粗饲料3、加强管理工作第三节种猪的选育一、猪的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与选择2、初生重和初生窝重。初生重是指仔猪在出生12小时内所称得的个体重。初生窝重是指仔猪在出生12小时内所称得全窝重。(二)生长性状也称肥育性状3、采食量(三)酮体性状测量的部位有两种:一种是测量左侧酮体第六和第七胸椎结合处,垂直于背部的皮下脂肪厚度和皮肤的厚度。另一种测量方法是测平均膘厚,即以肩部最厚处、胸腰椎结合输处和腰荐结合处三点平均膘厚。2、酮体长度酮体长度的测量有两种方法:3、眼肌面积。眼肌面积指背最长肌的横截面积。国内一般在最后肋骨处而国外在第10肋骨处测定。酮体测定时可用游标卡尺测量眼肌的宽度和厚度,然后用公式求眼肌面积。5、酮体瘦肉率二、猪的选种方法(三)同胞选择根据同胞或半同胞的表型值进行选种称之为同胞选择。同胞选择是在鉴定时间上可以大大缩短,这样可以缩短世代间隔,提高选种效率,所以同胞选择在猪的选种上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四)后裔测定(五)综合指数选择法猪常用综合指数选择法。即把几个性状表型值综合成一个使个体间可以相互比较的选择指数,然后根据选择指数进行选种的方法。此选种方法可以解决以上选种方法的每次只能针对一个性状进行选种的不足。三、种猪各阶段的选择方法(一)后备猪的选留以自身表现为主,亲代成绩为辅。(二)以参加繁殖种母猪的选留主要根据其繁殖成绩,结合同胞表现,参考亲代和后裔的表现等决定取舍。(三)以参加繁殖种公猪的选留一般以该公猪的生长速度为主,繁殖成绩为主的原则,结合活体测膘材料,进行选留。四、猪的选配方法五、猪的选育工作要点2、选育要点(二)国外引进品种猪的选育六、猪的繁育体系建设3、商品场作业题1、复述下列概念:产仔数初生窝数泌乳力断奶窝重日增重饲料转化率一点腰厚三点腰厚酮体直长酮体斜长眼肌面积腿臀比例酮体瘦肉率。2、结合校内生产基地实际,拟定出后备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3、在猪的不同阶段如何运用各种选种方法?4、以你所处地区的本地猪为例,总结一下我国本地猪的优良种质特性,如何保持和利用这些优良特性。讨论题1、根据猪体骨、皮、肉、脂的生长发育规律,谈谈如何调节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猪的日粮营养水平?2、谈谈选择瘦肉率高的种公猪的程序和依据。思考题一群基础母猪,有它们的个体及同胞的繁殖性能、生长发育等有关资料,手头有活体测膘仪。利用什么程序,依据些什么办法,选出其中的高产母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