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课文的教案最新精选.docx
上传人:努力****梓颖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5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语文课文的教案最新精选.docx

三年级语文课文的教案_5.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语文课文的教案三年级语文课文的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课文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三年级语文课文的教案1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唐朝有一位著名的诗人王勃吗?说说你学过的王勃的诗。我国江西省南昌有一座著名的楼,叫“滕王阁”。唐朝时,有一年的重阳节,一位阎姓都督在滕王阁举行宴会,特地邀请了年少的王勃一起参加。在宴会上王勃一鸣惊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通过对故事的讲述,让学生对王勃有了初步了解,对王勃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为文章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教学要从审美的角度,写作探究的角度来关照这篇课文,学生学习课文文字的过程就成了对生活体验的过程,自我探究的过程,寻求个性化写作的过程,而不仅仅停留在王勃聪明才智的教学上,这可能是对教学的另一种深化,对平日里对作文畏惧的学生来讲无疑是寻找到表达真情实感的载体。二、初读课文。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生字字音读正确。2、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或。三、检查初读情况。1、出示词语,句子:南昌滕王阁宴会凝望千古传诵余晖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指名读,齐读。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及时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学生读好长句。3、听师范读课文。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渲染了课堂气氛,营造了与文本相呼应的学习氛围。4、生齐轻声读课文。四、指导写字。1、看生字表,学生自学生字。2、教学生写“督”、“宴”,师范写。生描红、写字,师巡视、指导。板书:9、少年王勃督宴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读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王勃是怎样一个少年?(生自由答:有才气)3、老师认为他不仅仅有才气,而且是非常有才气,书中用了一个词:(生自由答:)板书:奇才(指导理解:少见的人才)4、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位奇才。过渡:在滕王阁的那次宴会上,王勃写了一篇祝贺的文章,尤其是其中的一句诗,令都督拍案叫绝,你知道是哪句吗?二、理解诗意,诗文对照1、学习第三节(1)交流出示古诗(指导读)(2)理解句义A、指导生从文中找出句子并用“——”划出“落霞与孤鹜齐飞”意思的句子。用“~~~”划出“秋水共长天一色”意思的句子。B、利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句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C、指导背诵师结:小小年纪,竟能写出如此绝妙的诗句,怪不得都督会忍不住拍案叫绝——生答:“奇才,真是奇才”(指导生用上动作)过渡:其实王勃被都督成为“奇才”不仅仅是因为这一诗句,还有更令人惊讶的表现,读一读第四节,找出描写王勃表现的有关句子,并划出关键的词。三、理解王勃的“奇”1、小组合作交流:王勃“奇”在哪里?2、汇报展示:A“王勃边看……不一会儿就写成了!”心中有了十足的把握,这就是——(生答:胸有成竹)写文章时,思路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出,这就是——(生答:文思如泉)因为思路像流水,所以写起来特别快,一气呵成,这就是——(生答:笔走如飞)师:多有才华的王勃啊!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来读一读(生齐读)B在座的是哪些人?他们的表现怎样?为什么?座的都是哪些人?他们的表现怎样?为什么?四、课内拓展多出示《滕王阁序》的全文师:它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王勃不仅少年时期就写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之后还写了不少有名的诗篇。今天老师带来其中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少年王勃是位奇才,同时也让我们知道要像王勃有才气,就要爱观察、善思考、多读书、多积累。板书:少年王勃奇才爱观察、善思考、多读书、多积累三年级语文课文的教案2教学设想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古文,尝试背诵。结合注释、插图和想象理解寓言内容,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并尝试运用。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揭题解题:1、这节课,我们学习另一则寓言,出示图片,指图示意生读课题。2、板书课题,理解株和题目的意思。(1)伸出小手一起写课题。(2)理解词义及题目:株什么意思?指图,这就是树桩子,树被砍去留在地面的部分。守株待兔什么意思?大声朗读课题。3、了解作者:《守株待兔》是谁写的?(韩非子,姓韩名非,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战国末期的哲学家、政治家。)4、了解学生对故事的掌握情况。指课题,在此之前,谁听过、看过这个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吗?二、初读课文,读出韵味1、读易错的句子师:读好字音断好句是关键,能读好吗?考考大家(1)折颈而死指名读红字,大家读,说字意(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读好断句指名读句出示标有断句的句子:这句话应该这样读,自己试试指名读,大家读:为什么这样读,一会理解了咱们就明白了。学会生字:学“耒”:生谈了解,出示图片师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