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要使革命到来,单是“下层不愿”照旧生活下去通常是不够的,还需要“上层不能”生活下去。---列宁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列强对华采取“保全主义”的政策保全主义的实质日俄战争日俄战争日俄战争的结果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自甲午以至戊戌,变法之论虽甚盛,然尚未有昌言立宪者。政变以后,革新之机,遏绝于上而萌发于下,有志之士,翻译欧美及日本之政治书籍,研究其宪法者渐众。甲辰,日俄战争起,论者以此为立宪专制二政体之战争。日胜俄败,俄国人民,群起而为立宪之要求,土波诸国,又闻风兴起。吾国之立宪论,亦勃发于此时。”“辛丑条约”规定赔款4.5亿两,加上利息清廷每年需偿还2200余万两。此外还有外债的偿还,1900—1911年清廷举借外债高达304亿两,再加上练兵等“新政”的开支,财政开支急剧增长。1903年清廷收入10492万两,支出13492万两。1910年(宣统三年)财政预算296,962,719两,支出338,652,272两,亏空达4169万两。那位牧师写到:“火柴从外来,洋油及洋油所带来的各种,代替了中国工业的大部分,对社会有极大的影响。欧洲人读了轮船公司的报告,说棉纱怎样在中国畅销,此种商业,从广东到牛庄,前途极可乐观。但是没有人想到或读到,棉纱在中国畅销的后果,怎样影响到中国产棉地区千万人的生计。这些农民,以前靠着纺织十五寸宽的土布来谋最低限度的生活,一尺约须费两天的劳力,(从棉-纱-布的总劳力。)向市场卖出这些布,再买进一家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余则再买些棉花回来继续纺织。现在呢,外国的棉纱,有了可乐观的前途,中国的土布便完全失掉了它们的市场;这情势到如今越来越紧迫了。手工的纺织工作,既无利可图,又没有别的生产可以代替。(叫他们怎么活下去呢)”《中国近百年史话》人民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这些情况说明,随着晚清政局的演变,人民已经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清末新政及其破产清末新政五大臣出洋考察晚清新政改革官制做为预备立宪基础“皇族内阁”客观地说:清末的10年新政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过程,建立了近代教育体系,形成了近代军事制度,奖励实业刺激了经济发展创业高潮,法制改革完成了中世纪律法向近代法律体系的转变,政治改革更是触及国体,从中世纪专制迈向近代宪制,变化之大,前所未有。新政的破产:“预备立宪”的骗局仅使立宪派大失所望,也使统治集团内部因满、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尖锐而分崩离析。清政府已陷入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它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江泽民:《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孙中山(1866-1925)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1894年初,孙中山在翠亨村草拟了上直隶总督李鸿章书。图为孙中山的书房。孙先生所以要上李鸿章书,就因为李鸿章在当时算为识时务之大员,如果能够听他的话,办起来,也未尝不可挽救当时的中国。岂知所有希望完全成泡影。所以到了这时候,孙先生的志向益发坚决,在檀香山就积极筹备兴中会,找人入会,一定要反抗满洲政府。——陈少白剪掉辫子后不久的孙中山时间:1894年地点:檀香山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895年2月以后孙中山偕陆皓东、郑士良等人到广州建立兴中会分会。图为兴中会广州分会旧址。报纸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革命观念深入人心革命团体的兴起刘静庵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成立和政治纲领同盟会国内支部同盟会国外支部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历史意义三民主义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系统完整与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力图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和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的愿望。明确的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目标。对于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孙中山先生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高举实现民族独立自由和民主革命的旗帜,领导创立中国同盟会,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胡锦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阵地:1905—1907年间,革命派和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阵地,展开论战。主战场:日本、加拿大、新加坡。范围:包括民主革命的对象、任务、方法、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论战内容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开明专制”。——康、梁实行“君主立宪,反对民主共和”。——立宪派“兴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