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家庭教育-科普-动物-昆虫-蚊子目录目录中文学名:蚊拉丁学名:Culicidae别称:寻觅蚊分布区域:世界各地英文名:mosquito据信,在1.7亿年前的侏罗纪就已经演化出蚊子的始祖。而最早的化石证据则发现于白垩纪的岩层当中。最初演化出蚊子的区域是在现今的南美洲,接着逐渐往北迁徙到劳亚古陆,接着再度往南迁徙到热带地区。蚊子的祖先大约有现存种类的三倍大,与幽蚊科(Chaoboridae)有密切的关系。在自然条件下雄蚊交配后约7-10天死亡,但在实验室可活到1至2个月雌蚊一般可活1至2个月,在实验室曾活到四个月。一生只交配一次,后其一生(100多天后)产下的卵尚可受精。卵:种类不同产卵的地方不同:水面、水边或水中水面上的如按蚊和家蚊;水边的如伊蚊按蚊和家蚊约在二天内孵化,而伊蚊则在三至五天。目录蚊子的生活习性蚊子适应吸血的身体构造:一对触须和三对步足上,分布着很多轮生的感觉毛,每根感觉毛上密集地排列着圆形或椭圆形细孔。黑夜里,蚊子可以凭着这种传感器感知空气中人体散发出来的二氧化碳,在1‰秒内作出反应,就能正确敏捷地飞到吸血对象那里。蚊子在吸血前,先将含有抗凝素的唾液注入皮下与血混和,使血变成不会凝结的稀薄血浆,然后吐出隔宿未消化的陈血,吮吸新鲜血液。蚊子对什么血型兴趣最高蚊子对什么人兴趣最高栖息习性目录蚊子的危害-吸血特性传播疾病疟疾又称瘴气,是由疟蚊传染的。当疟蚊吸食患有疟疾病人的血液,也把其中的疟原虫(疟疾的病源)吸进体内。它们再咬人时,疟原虫又从蚊子的口中注入被咬者的体内了。十天以后,疟原虫开始在接近皮肤的血管内出现。它们在患者的红血球内繁殖,分裂成大量的小原虫,这些小原虫破坏红血球并释放一种毒素。导致橡皮肿使外生殖器及大腿异常肿大。每个小疟原虫又侵入其它红血球而继续繁殖,使得病人体内疟原虫和毒素越来越多,引起患者发冷和发烧。得了疟疾的病人首先发冷,全身抖个不停,但体温表测验体温是高的。大约经过一小时,病人才觉得发烧,这时体温继续上升,三、四小时之后开始出汗、体温下降,再过几小时病人觉得松快,病好像过去了,其实这时小原虫已侵入新的红血球,又开始繁殖。当疟原虫再次破坏红血球而出时病人又发病而形成第二回合。除非获得适当的治疗否则这种发作将有规律地继续下去而令人痛苦不堪。全世界疟疾属的成员有400种,其中85种能传播疟疾。疟原虫造成的疟疾是全球人类主要的死因之一,尤其是五岁以下的孩童,更容易受到疟疾的感染而死亡。疟疾每年约造成3百万人死亡,会传染疟疾的疟蚊分布在中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中亚,尤以非洲最为严重——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儿童死于疟疾。目前用药品已可治疗和预防此病,但最好的办法是消灭传染这种疾病的蚊子这是一种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也是由蚊子传带的,这种病又叫日本乙型脑炎,普通都把它叫做大脑炎。患者有发烧、头疼、呕吐,抽风、昏睡、昏迷等现象。治疗上没有特效药品,所以病死率相当高。目录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面对蚊子一直处于被动防御状态。而自古以来最主要的防蚊手段就是蚊帐。据说,早在2000多年前,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就曾设置蚊帐供自己休息。图为一名非洲儿童躺在蚊帐里上世纪开始,西方国家纷纷研制“化学武器”以对付蚊子。作为曾经最著名的合成农药和杀虫剂,滴滴涕(DDT)在19世纪末就已出现,但那时并未受重视。到了1939年,有人发现DDT可以迅速杀死蚊子和其他害虫,当时正值二战,疟疾等传染病在很多地方流行,DDT因其立竿见影的效果得以大规模推广。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DDT的使用前后拯救了大约2500万人的生命。图为1947年,一名犹太难民在前往塞浦路斯前被喷洒DDT药剂。到了60年代,科学家发现DDT在环境中非常难降解,并可在动物脂肪内蓄积。1962年,美国科学家蕾切尔·卡逊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中怀疑,DDT进入食物链,是导致一些食肉和食鱼的鸟接近灭绝的主要原因。此后DDT逐渐被西方各国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但因其价格低廉,一些不发达国家至今仍坚持使用。图为2004年,印尼雅加达一处贫民区在喷洒灭蚊药。DEET(又称避蚊胺)是另一种比较常用的驱蚊成分,由美国军方开发,于1957年用于民用。科学家最初以为DEET能麻痹蚊子的嗅觉系统,后来发现蚊子只是不喜欢它的味道而已。这种药剂使用时可直接喷洒于衣物和皮肤表面。在图中展示的实验中,涂了DEET的手丝毫不受蚊子影响,没有涂抹的另一只手则布满了蚊子。而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抗蚊方法是烟熏,古时就常通过燃烧艾草一类的植物来熏蚊子。上世纪50年代,全国各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除四害运动,当时灭蚊主要采用的就是“烟海战术”新疆虽地处西北内陆,但部分地区湖泊众多,水草丰茂,特别适宜各种蚊虫孳生和栖息。据测算,当地蚊虫高峰期局部地区每平方米